第(2/3)页 “既然你允许我传授武功,那我便教几个弟子好啦。” “等到以后,姐姐传人渐多,武道广为流传,后世之人溯及武道源流,姐姐就是此世武道之祖了。” “这我可不敢当。我的武功全是你传授的,你才是真正的武道之祖呢。如果能活到武道广传世间,后世之人要为‘武祖’立庙那天,姐姐定要让后世之人,在庙里立你的像。我呀,能做个陪祀就心满意足啦!” “你当然能活到那一天……” 说着说着,杨玉环不觉情动,又与他深吻痴缠起来。 数日后。 欧阳锋完成第一枚金丸雕刻,将这枚金丸赠予杨玉环,着她自行依“撒豆成兵”之术为金丸凝炼精神念头,又与她狂欢一夜,次日一早,便返回主世界。 回到主世界,又继续紧锣密鼓准备征伐西夏。 秋收之后,欧阳锋亲领一千狼骑,一人三马,以纳物符携带军粮,星夜兼程,攻入沙州,一战攻克几乎毫无防备的沙州城,之后也不再进兵,就在沙州城中屯驻,等待后继兵马到来。 半月之后。 欧阳烈亲领三万杂牌军,进抵沙州。 而这时西夏也得到了高昌国侵袭的消息,举国震惊。 如今仍在世的西夏国主李仁孝初听此消息时,以为这只是个笑话——小小高昌,举国上下,能不能凑出五十万人口都是未知之数,哪来的胆子主动攻打我大夏国? 等到确认此消息并非玩笑,高昌确实侵入了大夏,攻下了沙州,还在沙州查抄贵族田庄牧场,释放奴隶,乃至分田分地,李仁孝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沉默之后,就是极度的难堪和难以遏制的愤怒——以前宋国、金国打我也就罢了,你小小一个西辽附属的高昌国,哪来的胆子敢主动攻我大夏? 愤怒之下,李仁孝当即下旨,令宗室大将嵬名令公领军五万,驰援沙州,并下令此战不仅要将高昌军赶出沙州,还要追亡逐北,反攻高昌国乃至攻下高昌城,杀尽高昌王族,将所有擒获的高昌国人悉数贬为奴隶,彻底灭亡高昌国。 在李仁孝想来,就高昌国那可怜的国力,五万大军倾力一击,足以将之亡国灭种了。 以前不打高昌,仅仅只是因为高昌油水太少,又是西辽属国,看在西辽面子上,懒得对高昌动兵罢了。 但是现在,高昌既敢主动招惹大夏,那大夏也就有着光明正大的借口,灭此小国,并其领土了。 西夏上下,虽被高昌主动侵袭的消息震惊到,但还真没人把高昌国当一回事。 奉旨领军出征的宗室大将嵬名令公,在得知高昌军居然还屯兵沙州,到处查抄贵族田产庄园,释放奴隶,乃至在给贫民、奴隶分配抄来的土地时,不禁大笑高昌将领不知兵。 “以小国凌大国,必须做到兵贵神速,在大国聚兵反击之前,抢一把就走。可笑高昌上下,居然妄想在沙州扎根,吞并我大夏国一州之地!简直就是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蠢货!” 嵬名令公踌躇满志,自觉这破军灭国之功,已是十拿九稳。 却不知,欧阳锋屯兵沙州,就是在等西夏大军,要以逸待劳,打一场会战,以堂堂之阵,歼灭西夏一支主力,打出威风。 …… 初冬。 嵬名令公总算带着五万大军进抵沙州。 老实说,当今这个时代,能够带得动五万大军的大将已经不多。 因宋、金、夏三国君主,都是爱好和平,不兴大战的主儿,三国之间已经多年未战。 如西夏国主李仁孝,在位已有五十余年。 其在位期间,大力推行文治,建学校,兴科举,西夏儒学教育在他治下,来到了一个空前昌盛的时代。 又向金国称臣,与宋和解,与西域、金国、宋国通商,经济也变得空前繁荣,一改西夏曾经军强而国穷的穷横形象,成了令西域诸邦国、部落羡慕不已的繁华国度。 但西夏毕竟只是个人口二百来万的小国,资源有限,大力发展文治、经济,必然会轻忽武备。 曾经的地区小霸西夏,这数十年来,战力已是急剧下滑。 宋金两国的情况也差不多,都是多年未战,战力下滑严重。 比如宋国。 另一个世界线上,宋国在将来的开禧北伐时,两万禁军里,居然只能找出617个能穿得动全套步人甲的猛男。 夏金两国的情况,比宋国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嵬名令公聚兵之时,李仁孝也在兴庆府举办了一次阅兵盛典,以昭示军力,安抚人心。 结果没想到,曾经威名赫赫的铁鹞子,如今居然已凑不出一千个能披挂全套“瘊子甲”骑马冲锋的好汉。 甚至还有不少党项贵族子弟造假,身上瘊子甲的甲片,居然都是上了漆的木片。 起初李仁孝还以为,是这些个贵族子弟吃不了苦,披不动甲,可细查之下才发现,这些贵族子弟家族世代传承的瘊子甲居然不见了。 问他们甲去哪了,都一口咬定说数十年未经战事,铠甲保养不当,已经彻底朽坏很多年了。 李仁孝对此也没有办法,甚至不好深究——铁鹞子的兵员,都是平夏部的党项贵族子弟。而西夏王族,正是平夏部出身。平夏部就是西夏王族的基本盘,李仁孝又怎好对自家根基下手兴大狱? 最后只能是把铠甲“朽坏”的贵族子弟们打一顿板子,罚些牛马奴隶也就罢了。 连铁鹞子都朽成这模样,其它军队的状况也是可想而知。 嵬名令公此次带来的五万大军,几乎全是未历大战的毛头小子。 连嵬名令公本人,也从未一次带过这么多兵。 他的战争经验,也就只是在北方边境,跟打草谷的草原强盗部落小打小闹。 也亏得嵬名令公颇有将才,尽管行军路上乱子不断,可他还是较为顺利地把五万大军带到了沙州,行军减员并不算太多。 尽管军队表现不尽如人意,嵬名令公还是信心满满。 大夏军队如今是有些不堪,但至少曾经有过强军传统,祖辈的荣耀还能给予儿郎们奋勇杀敌的底气。 高昌那又是什么东西? 高昌国的军队,又算是什么玩意儿? 在嵬名令公看来,他麾下的军队再是不济,足足五万大军,一个冲锋,就足以将高昌军彻底打崩。 现在需要担心的,是高昌军若龟缩城中不出,据城以守该怎么办。 大夏军队已经很多年没有打过攻城战了。 以大夏军队如今的兵员构成,军中也已找不出几个拥有攻城经验的将领。 若是攻城,哪怕高昌军战力再弱,也势必给夏军造成不轻的伤亡。 就在嵬名令公坐在军帐之中,思考该如何激高昌军野地会战时。 传令兵进帐通报,说是高昌军派人来下战书了。 嵬名令公大喜,把下战书的使者召进帐中,却是一个被俘虏的沙州党项贵族。 其一见嵬名令公,就趴下来痛哭流涕,哀嚎哭诉说高昌军简直就是一群蛮子,抄了他的家,放了他家的奴隶,瓜分他家的财产、田地,还分了他家的姬妾女子,诉过自家惨状,又连连磕头哀求,要嵬名令公给他作主,杀入沙州城,屠尽高昌军。 嵬名令公耐着性子听了一阵,见此人翻来覆去就知道哭嚎,终于不耐道: “高昌军的战书呢?” 那党项贵族这才反应过来,从怀里掏出一枚卷轴,自有亲兵上前接过卷轴,呈给嵬名令公。 嵬名令公接过来展开一看,见这份书于绢绸上的战书,赫然是约他明日辰时会战于沙城州外,战书上不但有着高昌王的签名,还用了高昌王印,嵬名令公顿时狂喜,大笑道: “还在想着如何激高昌军野战,没想到他们居然胆敢主动约战!简直就是自寻死路!传我军令,今夜大军杀牛宰羊,务必让每一个将士都敞开吃饱。明日五更造饭,卯初出营,会战高昌军!” …… “二弟,明日会战该怎么打?” 大战将近,欧阳烈心中忐忑,向欧阳锋求教。 尽管从密谍营探得的情报看来,西夏军似乎颇有些名不符实,兵员素质堪忧,军纪也算不上令行禁止,并不像传说中那般厉害,可西夏毕竟是大国,打过宋,战过辽,抗过金,至今屹立不倒,甚至愈加繁华。 如今五万西夏大军杀来,在欧阳烈设想中,该当依托城防,消耗西夏军的锐气与兵力,拖到西夏军锐气顿挫,士卒疲惫,粮草不继时,再伺机反击。 可没想到,欧阳锋居然下书约战,要与西夏大军野地会战。 如今的西夏军战力再是不堪,也是有着强军传统的五万大军。 而高昌军,除了一千出头的狼骑是苦练多年的强军,剩下三万兵马,要么是解救的牧奴出身,要么是从白驼山、高昌城,以及各部族征发的杂兵。 虽然个个都能骑马射箭,挥舞弯刀,也基本都配上了皮甲或是厚皮袄、厚棉衣,还有数千披挂两当铠的“精锐”,可这支兵马打打顺风仗还行,硬仗苦仗那是想都别想。 说不定西夏军只一个冲锋,那三万大军就要彻底崩溃,一哄而散。 “怎么打?很简单,我有一千狼骑,此战优势在我。” 看着欧阳烈那紧张忐忑的模样,欧阳锋微微一笑,抬手拍了拍兄长的肩膀: “明日开战之后,我带狼骑冲锋破阵,斩将夺旗。兄长带三万骑,扩大战果,追亡逐北即可。争取明天一天,就尽灭西夏五万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