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孙铭站在一旁颇为感慨,他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快步走到了楚云飞的身旁劝道:“长官,您看是不是要咱们的山炮团给予一些炮火支援?” “现在还不是时候。” “您是想等日军战机飞离之后?”曹破天打了个饱嗝,有些疑惑。 楚云飞略显敷衍的指了指头顶。 孙铭眉头一挑:“小鬼子该不会在天上躲着咱们,一旦有炮击他们就会下来炸咱们的炮兵阵地?” “我是说现在天色还早,要等傍晚日军不具备轰炸条件的时候,才可以暴露我方的重火力,在这之前,只能硬顶。” 曹破天颇为理解的点了点头。 别说是他们了。 随着战争的进行,各部队基本上都是一个鸟样子。 要枪没枪,要炮没炮,就连子弹这东西,现在也是金贵无比。 以往那种泼水式的打法基本上没办法继续复刻下去。 除非苏联人亦或者美国人愿意全力援助。 美国人太远。 现阶段暂时指望不上,那就只有一个苏联人。 希望苏联这个榜一大哥能够给力一些。 最起码也要把轻武器的产能供应上。 愈发紧张的欧洲局势之下。 提前提高军工产业产能。 对苏联而言也算的上是一件好事。 在楚云飞视角看来,那就是双赢。 这样下来。 楚云飞在运城地区创办的光华牌卷烟场产品销售地不仅仅有八路军根据地,国统区。 轻工业较差的苏联也是绝佳的倾销产地之一。 曲沃旱烟的质量可比苏联人农民、工人、士兵们猛抽的马赫尔卡要舒服多了。 马赫尔卡这玩意就是未加工的烟草叶。 虽然便宜,但质量非常差,甚至可以用粗糙来形容。 包装简单,口感辛辣。 比起曲沃地区生产的旱烟烟丝都差了很多。 光华卷烟厂生产的卷烟,按照供需关系以及质量来说的话。 这玩意在工业瘸腿的苏联国家,已经算得上是精品了。 楚云飞甚至已经打算此战之后,说动阎老西将绝大部分的曲沃烟草作坊收购。 统一生产,以提高效率。 将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烟草叶子烤制作成烟丝。 售卖给苏联人,以换取武器装备,武装麾下的部队。 剩下的一些产能则是主要供给作战部队,以及山西地区的穷苦百姓。 虽然质量不算高,但也算是满足了他们对于烟草消费品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精神价值。 抽烟=支持抗战。 支持抗战=英雄。 这个逻辑一盘下来,不爱抽烟的也愿意花点钱支持一下。 至于质量稍好一些的卷烟。 则是主要在国统区售卖。 卷烟的价格就相对高一些。 这也和无法大规模生产卷烟纸有一定的关系,卷烟纸、包装盒这玩意可别小瞧了。 要知道阎老西当时也是专门从日本请来了相关的技士,而后才攻克的这一难题。 当然了。 如果实在条件有限。 也可以直接卷报纸抽。 就是可能油墨味道有点重。 一盒卷烟的定价是二十国币。 按照目前的购买力计算的话。 相当于两百发子弹,普通人自然是抽不起的。 至于苏联人方面。 如果他们愿意出高价进口供给给中下级军官的话。 楚云飞也是乐意卖的。 话说回来。 在楚云飞的俯瞰视角之中。 此时的一线前沿战场,日军吃了点小亏之后迅速后撤。 战斗不到十五分钟的时间。 三四公里的攻击线上丢了小两百具的尸体。 至于伤员则是在其他日军士兵帮助下迅速后撤。 驻扎在前沿警戒阵地的战士们按照原定的作战计划。 迅速放弃阵地,向着后方一线防御阵地撤去。 至于来不及带走的一小部分军需物资。 处理方式也是颇为简单,几颗手榴弹一炸。 基本上也就损毁无法使用。 刚完成撤离不到两分钟的时间。 日军的炮兵部队便对前沿阵地开了火。 一颗颗的炮弹就砸向了战士们刚刚放弃的阵地之上。 而他们的步兵部队,则是在炮火的掩护之下再度发起冲锋。 占据了一线警戒阵地的日军并没有立即展开追击。 而是第一时间肃清战壕,确保自己屁股的安全。 不管是防炮洞,还是已经牺牲了的战士。 他们都仔仔细细的进行了一番“检查”。 爆炸声、枪声不断。 楚云飞还是第一次见到日军作战部队谨慎到这个程度的。 小鬼子这么干的原因很明显,他们此前是吃过类似的亏。 一百一十四师团似乎对于中国部队喜欢使用的堑壕打法颇为熟络。 这种打法只适合对付初期的日军。 他们狂妄且不认为会有胆大妄为的中国军队抵抗他们的进攻。 可日军方面往往在进攻受挫之后调整起来也是颇为迅速的,而且经验也会在所在师团及其他部队推广。 至于出现那种士兵倒在战壕里面装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