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滇缅公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美国人一向崇尚自利主义。 在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美国始终是口头上谴责。 实际上却是美式绥靖主义。 仅仅只是为了维护在华利益。 在武汉会战之后,日本对美、英、法三国的出口贸易,占其全年出口总金额的百分之七十。 其收入,全部用于购买工业原料。 这些东西,最终都会转化为战争相关的武器装备,用于侵华战争之中。 尽管,国民政府屡次向英、美、法等国提出对日禁运。 以削弱日本的国力和军力,减轻中国所遭受的战争苦难,并对中国的抗战提供援助。 但事实上。 美国人在1937到1939年对日人出口价值七亿一千六百万美元的各类物资。 是对华贸易的五倍、仅仅是国民政府正面作战较为困难的1938年。 日本从美国获得的战略物资数量占据其进口总量的百分之五十五以上。 尽管美国政府借给中国为数不多的贷款。 那也是用桐油、锡等其他工业原材料获取的。 至于日军向中国腹地大举进攻的时候。 美国军火商源源不断的出售飞机零件,甚至是重型航空炸弹、汽油、钢铁、机械等军需物资的输出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也没有停过。 美国,毕竟不是民国。 国与国之间,本就没有什么友谊可言。 至于美国人在他身上提供的军事援助和物资。 双方也是实打实的利益交换。 观摩楚云飞所部作战,就需要花这么多钱。 让他们留在长治观摩已经是非常给面子了。 想要在楚云飞身边观摩作战,那是另外的价钱。 与美国相比。 英国对华的态度和立场更为恶劣。 鸦片战争什么的就不说了。 在日本侵华之后,英国始终与日本暗中勾结。 滇缅公路在云南人民的努力、奋斗以近乎没有报酬的辛苦劳作之下八月份提前通车。 却在十月末才堪堪投入使用。 就是因为英国人的阻挠。 英国佬的策略就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英国驻日大使克莱奇在给英国外交大臣的报告之中更是直言不讳的说道:“对双方保持理由好关系,以便在和平谈判及以后时期,尽到适当的作用,我们的政策应当是拖延时间,期待双方终至完全筋疲力竭,允许我们帮助实现悲惨冲突的合理解决”① 对于英国而言。 双方打的越激烈,他就能够在战后捞去更多的利益。 随着日本东亚新秩序的公开。 英美等国这才反应过来。 日本侵略中国不仅仅要征服中国,还要把这些西方势力赶出中国。 英国人也才松口、美国人这才加快援助的步伐。 赵鹏程一脸好奇的拿起了放在空弹药箱上的电报,认真阅读完之后问到:“长官,这封电报里面有什么别的玄机吗?” 楚云飞示意赵鹏程坐在一旁的弹药箱上面:“美国人的援助加快了脚步,说明了什么?” “说明他们现在意识到日本人的威胁越来越大了?” “不错,滇缅公路的投入使用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英国在对华态度上的转变,促使他们做出这一选择,正式因为他们深刻的认识到一个道理。” 赵鹏程思索片刻之后说道:“尽管日本人几乎穷尽全力占领了武汉,但我们依旧没有屈服,领导抗战的国民政府没有垮台,避免中国的战争挫败、便是避免失去制衡日本这头疯狗的筹码?” 楚云飞欣慰点头:“不错,你的国际政治学是谁教的?” “是杜心源主任。” “很不错的见底,他的观点和我基本相同。” 楚云飞接着说道:“此时他们只有三种选择,第一,加码,大力援助中国,积极对抗日本以保全在华利益,但是在欧洲已经出现危机的情况之下,他们更担心日本和德国的联手,此前那个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山城方面有消息他已经动身前往了德国。” “第二,全面妥协,这种情况之下,只能够换取局面的暂时稳定,以便于他们专心应对德国人,那么这种情况很有可能会导致战略格局与战略利益的失衡。” “第三,便是折中政策,利用我们的鉴定抗战,遏制日本人的扩张,然后寻找机会牺牲我们的某些利益,换取日本人的让步,实现双方的妥协,很显然,英、美两国是既要、又要。 狼子野心,不得不防啊。” “我记得长官您此前说过,赢得利益的前提是国家实力,国际关系永远是利益的博弈。” 楚云飞欣慰点头:“不错,我们更需要展现出自己的价值,为民国这一方增添筹码,只有这样,委员长才更有机会争取到更多的援助,我们的战斗才能够继续打下去。” 两人说话间。 一封电报再度发到了楚云飞这里。 电报来自八路军总部。 根据129师385旅的最新消息。 日军第一百一十四师团再度向昔阳方向挺进,时隔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再度进犯晋东南地区。 楚云飞咧嘴一笑:“看来,日军果然上钩了,第一百一十四师团果不其然发起了对晋东南地区的进攻。” “明天半天的时间肃清寿阳县城、重创乃至全歼七十七步兵联队之后便可以直接回防晋东南地区。” “去一趟步四团的前沿指挥所,告知庞军明,明日一早炮团会进行三十分钟的炮火准备,若是半天内无法拿下寿阳县城的话,那就按照原定作战计划,停止攻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