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其心昭彰,无需多言。 “管仲虽佳,不过强齐一代,而大秦之法,要护卫大秦万世不衰。” “大田令目下正在四郡江陵,李斯,国府上下对于关中各地的水利整修,不得有懈怠!” 关中之地,水流纵横,河流万千条,可能够利用的少之又少,非有修筑河渠、毛渠给予利用,否则,当年也无需修建郑国渠了。 对于田亩,对于水利,那是大秦耕战国策之本,万万不能够动摇! 秦王政身躯微侧,看向李斯,深沉语落。 近两三年,国府上下的要事中,自己不住给予增添要务于李斯身上,他应该明白自己之意,结果也很好,他没有让自己失望。 “大王当放心,数年来,大田令郑国于中央学宫内也教养百多位水家之人,足堪所用。” “只是整修水利于关中与关外尚且无忧,今岁以来,水家之人入赵地,整修赵国那数十年来,未曾彻底修缮的水渠。” “遇到不小的阻碍,颇有些相仿大秦修筑郑国渠之事,拦阻、破坏诸般水渠,不欲要秦国施恩惠于当地之人。” “更有甚者,散播流言,言语大秦所为,倒是引起赵地之民不小的反抗,虽无大碍,终究隐患。” 临近十年岁月,李斯亦是有感,当初入秦的时候,己身不过为文信候吕不韦麾下一编修《吕氏春秋》的门客。 其后,观文信候大势有衰,又值秦国修建郑国渠,便是向文信候求取了这个差事,文信候是自己的提携之人。 自己很敬佩他,可是……他的路与大王相左,以至于有了后来的结局。 传闻吕不韦身死是大王下手鸠杀,可李斯觉得绝对不可能,那个时候,文信候已然放弃诸般,对于秦国没有太大的侵扰。 除非其人真有谋逆之心,否则,断然无忧,怕是为其它之事导致。 “赵国刚被大秦所灭,其内诸民沐浴赵国往昔风华甚久,一朝一夕,不易改变。” 旁侧的廷尉王绾闻声,有感此事,近前一步,也是拱手一礼。 相似的事情,在韩国当初被大秦攻灭的时候,也有出现,只是,没有赵地之民那般的明显与大力罢了。 “多年前,武真侯就曾于寡人之言。” “一天下,匡诸侯易,而逆转诸夏万民之心难矣,当初,寡人以为,只消大秦铁骑纵横所在,谁人不予臣服。” “如今,还真是被武真侯说准了。” “你等觉得该如何?” 灭赵之后,历经燕国使者刺杀自己之事后,整个秦廷中枢上下,略有安稳,诸般之事都在稳步推进。 秦王政却是有了一丝丝休闲时日,果然有王弟在咸阳,当可好好细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