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一花两朵(求票票)-《秦时小说家》


    第(3/3)页

    如楼兰之国的觐见者一样,通晓大秦雅言,说的很好。

    双手合十,深深一礼。

    其后一位位赤足光头的红袍浮屠之人也是双手合十,深深一礼。

    “陛下。”

    “这是浮屠室利房大师自孔雀之国带来的礼物。”

    “献给陛下。”

    规矩袍服着身的典客见状,近前一礼,抬手间,便是一行侍者将几个大箱子抬进来。

    那是浮屠之人的礼物。

    自己都已经探察过了,并无危险之物。

    “礼单如左!”

    “浮屠宝文玉璧五对!”

    “白玉象牙十只!”

    “紫金重饼百枚!”

    “浮屠云纹绒毯两条!”

    “浮屠之杵五柄!”

    “浮屠世尊亲笔留下的手札三部!”

    “孔雀国主手札十部!”

    “浮屠之道典籍百部!”

    “……”

    典客将礼单上的东西一一说道出来,都是孔雀之国的东西,听起来倒是挺新鲜。

    就是价值不怎么高。

    将礼单上的东西说完,典客退向一旁。

    “尔等有心了,自千万里外前来咸阳,朕心甚悦。”

    “有闻你等近年来一直在西域之地,如今,怎么会前来咸阳觐见朕?”

    始皇帝嬴政自帝座起身,俯览殿下的那些浮屠之人。

    赤足光头。

    身上所穿也不似诸夏,明显的异邦风华,一共前来十二人,领头还是那位孔雀之国阿育王的受戒之师。

    万里之遥传道,心智倒是坚定。

    “大秦始皇帝陛下。”

    “我等传道之人,自孔雀之国出,一路艰辛,侥幸入西域,小国甚多,得以传道。”

    “有闻东震旦大地上,有大秦之国统御诸夏,其国恢宏,其国君非凡,我等自当前来觐见,以为浮屠诚意!”

    室利房苍老之音缓缓,双手仍为合十。

    “哦。”

    “果然如此?”

    “那……朕为何会有你等近年来早就出现在诸夏的讯息?”

    嬴政随意一语。

    “大秦始皇帝陛下当宽恕我等罪过。”

    “我等世尊弟子,为传世尊之道,行走千万里,至异国它邦,所为只是传道。”

    “不想竟掺和入此地纷争,非我等所愿。”

    “或有对大秦不为礼数者,望始皇帝陛下宽恕。”

    室利房深深一礼。

    面前这位就是大秦始皇帝陛下!

    刚刚以百万大军征服诸夏的大秦君主,统御千万之民的大秦君主。

    这里……很不一般。

    这里的咸阳王宫较之阿育王之王宫,多了十倍以上的威严。

    咸阳城这里,也比华氏城那里繁华繁闹十倍以上。

    这里的臣民很是富有。

    他们的衣衫很漂亮。

    这里的文字很独特。

    大秦的统治也迥异于孔雀之国。

    ……

    一切都与众不同。

    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有人喜欢浮屠世尊的道理,入行署之中,交流数位行署内的侍者。

    与之谈论,甚是欢喜。

    世尊的道理,是天地间最为精妙的道理,当无视一切言语、风华、地域的差异。

    浮屠之道已经通传孔雀之国。

    若然浮屠之道,也能够通传东震旦之地。

    室利房自觉,纵为身死……也无怨无悔,无愧于阿育王重托。

    “宽恕你等的罪过?”

    “既然知晓是罪过?”

    “何有宽恕之意?”

    “这里并非孔雀之国,大秦之内有秦法,非浮屠宽恕之道。”

    始皇帝嬴政看向那位领头的浮屠室利房,还知道自己的过错,既然如此,就该承认罪责。

    而不是以求宽恕。

    上将军蒙武攻赵之事,险些身死浮屠之人手中。

    陇西之地,浮屠之人袭杀皇弟郡侯。

    楚地,又有浮屠之人插手大秦追杀之事。

    ……

    “室利房愿请大秦始皇帝陛下降罪!”

    “浮屠弟子入东震旦之地,所为只是传道,不想却酿成祸事,是我等的罪过。”

    “或许就是世尊对于我等的考验。”

    “只要大秦始皇帝陛下允许我等不远万里前来之民在此传道,纵有万千罪责,我等都愿承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