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翌日四点。 一抹乌云下,圆月半遮面。 夏夜的山林,蝉鸣蛙叫在其中回荡,晦暗的夜色下显得越发可怖。 环绕在军区基地四周的瞭望塔,迸射出明亮刺眼的光柱,来回扫荡幽深的山林,清澈的溪水以及水泥公路上驶来的车队…… …… “军车来了!大家同志们快点起床!” “起床了同志们!半小时后军车立刻出发,开赴战事一线采风!” “快快快!立刻起床!” 与此同时。 军区宿舍楼。 走廊上所有灯光骤然亮起,随后响起急促整齐的脚步声。 将睡梦中的程开颜惊醒,紧接着,房门被人推开。 一个身穿军装的战士出现在眼前,对着众人大喊道。 是以,三百余位采风作家们,在嘹亮的起床号子和干事们的催促中,睡眼朦胧的翻身起床。 今天是八月十七号,七夕节。 这样一个美好的节日,却是他们这些作家们上前线采风的日子。 “可惜了……” 程开颜暗道,他快速穿好衣服鞋子,从枕头底下翻出一张信封。 这是昨天晚上,他写了一封家书。 “你也写了遗书?” 叶辛刚刚收拾好东西,瞥见程开颜手中的信,问了句。 这两天部队的负责人和采风工作组的干事们一再强调前线的危险性,以及安全问题。 不少人已经写好了寄回去的遗书。 “不是,是家书,今天七夕嘛,写给对象的,待会儿让我朋友帮忙寄一下,出来这么多天了她难免担心。” 程开颜摇摇头,他怎么可能去写遗书。 多不吉利。 有句话,叫一语成谶。 他可不想当个乌鸦嘴,这次上前线采风最好是平平安安的。 “你不说我都忘了,今天是七夕节,还是你们年轻人浪漫。” 叶辛摸出胸口内袋里的信封扔桌子上,笑道。 他写了遗书,但不打算寄回去,就放在军区宿舍里。 安全回来,再来取。 回不来,自有人发现。 “你还挺洒脱的嘛。” “那是!” 二人收拾好东西,和宿舍里其他两人一起出门到楼下集合。 经过半小时集合,清点好人数。 校场上人头攒动,却无一人发出声音。 “现在!立刻上车,不得延误!” 军姿挺拔,面容严肃的叶永胜扫视众人,大声冷喝。 随后,就在众多战士们的目光下。 众人怀揣着忐忑不安的紧张心情,接受命运的安排,编成小队依次登上开赴前线的军车。 …… “扑棱棱!” 暗绿色军车沿着蜿蜒崎岖的林间公路行驶,发动机发出低沉轰鸣,如夜中行走的猛兽,撕破森林的宁静夜幕。 惊起许树枝上栖息的飞鸟,无数只翅膀扇动的声音在山林中回荡。 中间某辆军车中,坐着三十余人。 有人安静观察四周,或是闭眼休息,亦或是满心忐忑与不安。 程开颜坐在靠窗的位置,静静看着窗外沉寂在夜色中的原始森林。 车辆所过之处,数不尽的黑鸟飞起,宛如一条黑纱遮蔽车窗前的视线。 “为什么选择四点钟出发?现在天都没亮,这也太早了吧。” 身侧,王安忆揉了揉带着睡意的脸庞,下意识打了个哈欠,埋怨道。 另一侧一个穿着军装的美妇人端坐在座位上,面色平静的看着窗外,可环在小腹处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看不见的手心处已沁出一抹淡淡的细汗。 宁秋月这次担任组长,算是豁出去了。 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她跟着采风作家们上前线采风几天。 但对一个生于京城大族,没见过战火动乱的贵妇人而言,到前线还是有些勉强了。 若不是宁秋月高傲的性子支撑着她勉强保持镇定,恐怕方才上车时可能都会有些狼狈。 此时听到王安忆打破车厢内的沉寂,宁秋月陡然放松下来,紧张的头皮与情绪也跟着缓解了些。 她现在正需要来个人和她聊聊天,缓解情绪。 宁秋月用手中的手绢慢斯条理的擦了擦额头细汗,认真回答王安忆的问题: “因为这里绵延数百平方公里的区域都属于领土争议区,尤其是现在还处于战争状态,经常有敌方小股部队穿插进来刺探军情或者偷袭,非常危险。 一旦敌人察觉到我们的动静,派遣伏兵埋伏,那等着我们的就是全军覆没,十几辆车谁敢大白天大摇大摆的上路。” “嘶……这,这也太危险了。” 王安忆到底是二十多岁不知世事的女青年,哪里想到这个地步。 听到宁秋月这个组长的解释,顿时脸色一白。 她还以为只要不扛枪打仗,应该就不会出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