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搪瓷缸子、铝饭盒、啤酒瓶子.所有能装水的东西都拿了出来,有几个年轻小伙子还脱掉了衣服,准备塞到车门、车窗的缝隙中。 列车外。 汹涌的洪水如同怪兽般向列车冲来。 列车内。 乘务员、乘警、乘客们众志成城。 一道闪电划破天空落下来,将现场照的光亮起来,一场人与大自然的战争一触即发。 就在此时。 呜呜呜. 远处传来阵阵汽笛声。 这略有刺耳的汽笛声,在此刻却显得格外悦耳动听。 “是救援列车来了!”乘警扒拉着车门往远处看去,看到了车顶那面鲜红旗帜在大雨中飘扬,兴奋的大喊大叫起来:“我们有救了!” 周芳刚才一直强撑着,得到这个消息后,心中的那股劲儿顿时消失了,身子晃了晃,黄婧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她。 “列车长,你没事儿吧?啊,车长,你发高烧了。” “我能撑得住。”周芳拍了拍黄婧的手,示意她别让那些乘客们注意到,等黄婧放下手后,笑了笑说道:“黄婧,走,咱们去配合救援队同志的工作。” 周芳把安抚乘客们的工作交给了副车长,便带着黄婧冒着雨来到了列车后方。 此时洪水已经淹没了脚脖子,救援列车一路驶来,溅起点点水花。 “报告正司机,我看到K16次列车了咿,还有两个人,他们打出了信号。”张司机的脑袋一直伸在车窗外,此时汇报导。 李爱国轻轻松开气阀,一把推上小闸。 救援列车缓缓停在了K16次列车的正后方,两者的距离只有不到三米。 “这火车司机的水平跟我师父差不多了。” 身为火车司机,黄婧非常清楚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要精准计算出刹车距离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走,咱们赶紧过去。”周芳擦了擦脸上的雨水,大步走过去。 司机楼的门打开,一道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李大车?真,真的是你亲自来了?”周芳先是一愣,旋即兴奋了起来。 “师傅,师傅!”黄婧也激动得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了。 她觉得天一下子亮了。 李爱国跳下司机楼,站在冰冷的洪水中,眯起眼四下看了看:“形势危急,周车长你马上返回列车上,请乘客们做好返程的准备。 黄司机,你去配合周车长的工作。” “师傅,我想留在这里帮你。”黄婧怯生生的说道。 李爱国板起脸:“黄司机,这边有救援队的同志,请你服从安排。” “是!”见李爱国发了火,黄婧冲着李爱国敬了个礼,转过身跟着周车长赶回了列车。 乘客们看到两人上车,都着急的问道。 “车长,情况怎么样?” 周车长举起拳头,兴奋的喊道:“救援队的同志已经到了,咱们马上就能得救了。” 哗! 车厢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有些乘客甚至激动得流下了泪水。 救援工作就跟打仗差不多,最忌讳的就是意见不一致。 救援现场只能容纳一个声音。 安排了K16列车上的工作后,李爱国冲着刘青松歉意的笑了笑。 刘青松毫不介意的说道:“爱国,今天我听你的。” “好!”李爱国指了指K16次列车最后一节车厢:“你马上带人把两辆列车连起来。” 救援队的队员都接受过专业的训练,经验十分丰富,虽然冒着大雨,半个身子蹲在洪水中,还是只花了十几分钟,就完成了连接工作。 此时洪水已经涨到了小腿肚部位。 “也就是蒸汽机的排气孔朝上,要是卡车的话,这会已经完犊子了。”李爱国感慨一句,让那些救援队员赶紧上车,然后冲着K16最后一节的运转车长打出信号。 “各位乘客同志,救援列车的救援工作马上要展开了,请大家伙坐下站稳” 伴随着广播里的清脆声音,李爱国拉响了汽笛。 呜呜呜. 要知道K16次列车挂载了16列乘客车厢,还满载乘客,重量在一千吨左右。 并且现在救援列车置身于洪水中。 能不能拉得动K16次列车呢? 在这一刻,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喉咙眼里。 李爱国是个老司机了,并没有直接一把推上气阀,而是先推了十分之一。 感受到了后方传来的拖拽感,这才一点一点的推动气阀。 伴随着动力的增强,爱国2型的烟囱里冒出阵阵黑烟,两车连接处的车钩剧烈摩擦发出吱吱吱的响声。 发明车钩的人果然是个天才,小小的车钩竟然能承载如此巨大的牵引力。 李爱国一边加气阀,一边紧盯气压表,看到气压表指针掉了半格,立刻大声命令道:“张司机,帮忙铲煤!” “是!” 张司机从副驾驶的位子上蹿起来,抄起铁铲子,加入到了铲煤的队伍中。 呼呼呼呼伴随着一铲子一铲子的煤炭填进炉膛内,火苗猛地蹿升,蒸汽在密闭的空间里疯狂膨胀,顺着管道发出尖锐的嘶鸣。 救援列车开始剧烈震颤。 铁轨在洪水浸泡下泛着冷光,李爱国掌心沁出的汗塌湿了操纵杆。 而 K16次列车丝不动。 “加油!” “加油!” K16列车的车厢内已经有乘客开始大声喊叫了起来。 一个年轻小伙举了举手:“哥几个,我说,火车是烧煤的,咱们难道不应该喊加煤吗?” 乘客们:“.” 乘务员们:“.” 片刻之后。 “加煤!” “加煤!” “超级加煤!”李爱国的吼声盖过蒸汽机的嘶鸣。 张司机将铁铲拍在煤堆上,煤灰糊满了脸。 陈伯雅此时已经面色赤红,手臂上青筋攒动,却一铲子一铲子大,一铲子比一铲子快。 随着炉膛内火光暴涨,气压表的指针开始颤抖着攀升,爱国 2型的车轮终于在铁轨上艰难地碾出第一道水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