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张青森等人见状,有心去找知青办的人告状,可这会儿送他们过来的人早就没影儿了,别人他们也不认识。 眼见李天明赶着马车越走越远,也只能无奈地跟上了。 “叔!上车!” 从金利身边经过的时候,李天明招呼了一声,金利顺势一跳,坐在了另一侧的车辕上。 “那个……同志,要不然,我和他们换着坐?” 走了差不多10里路,李天明听到身后有人说话,声音很小,不仔细点儿都听不清在说什么。 回头看过去,三个男知青远远地跟着,只是那走路的姿势歪歪斜斜的,显然累得不轻。 “同志!” 宋晓雨又说了一句。 “随你!” 还是个心善的。 人家要做好人,李天明没有拦着的道理,抬起鞭子在马背上轻轻点了两下,大青马随即停在了路边。 等张青森三人追上来,宋晓雨便下了车,另外两个女知青见状,也只好不情不愿地跟着下来了。 “坐好,走了!” 40里路,还要翻一道山梁,回到村里,天已经擦黑了。 赶着马车到了村支部,把柴油桶卸下来,李天明没急着走,等会儿还得把新来的这几位送到知青点。 李学庆作为村支书,公事公办的对新来的知青表示了欢迎,然后又不情不愿让会计和一个支委去集体粮仓取了粮食。 “每人50斤粮食,这可是你们一直到年底的口粮,省着点儿吃,吃完可就没了,得自己想辙!” 女知青还好说,饭量小,但男知青就不行了,这点儿粮食肯定坚持不到年底,但多余的没有,原先都是县知青办解决口粮问题,可随着知青越来越多,县里也解决不了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全都推给了村里。 粮食装上车,张青森正要爬上来,李天明手里的鞭子一横。 “下去,走着!” 李老六七十多岁的人了,都能下得去手,这人就是个畜生,对待畜生,李天明一向不会惯着。 张青森闻言,也是敢怒不敢言。 李学庆见状刚要说话,就被金利拉到了一边,俩人嘀咕了几句,便不再管了。 知青点在村东头,靠近山脚的位置。 从三叔家门口经过的时候,见三个弟妹都在,李学工知道他今天去了县城,下工的时候,就叫了李天亮他们来家里吃饭。 “天明,等会儿你也来!” 三婶儿石淑玲是个和善的人,对待李天明兄妹几个一向非常照顾。 “不麻烦了,三婶儿,天亮,吃完饭,记着早点儿回去!” 说着,把挎包扔了过去。 谁家的口粮都不富裕。 看到挎包里装着的白面馒头,石淑玲就要追上来。 李天明甩了下鞭子,大青马很快就跑没影儿了。 “这孩子!” 石淑玲无奈地笑了一下,拿着挎包回了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