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吃完饭,天已经快黑了。 李天明这才溜溜达达的出了门,很多已经去村支部领了分红的乡亲们,正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的都是刚刚拿到手的养殖场第一笔分红。 盖满村、庄薇薇母女和知青张青森那错综复杂,还有违伦理的情感纠葛,出人意料的没能成为村里的时下热点。 “天明,去村支部啊?” “天明,你这回能分多少啊?” “不该问的别瞎问,你当时要是把家底都掏出来,也能多分!” 虽然不知道具体数字,但当初集资办养殖场的时候,李天明直接拿了1500块钱。 昨天还对分红数额不满的乡亲们,现在拿到了第一笔钱,并且还知道了,等往县里交了任务猪,再把养殖场的鸡给卖掉,还能有两笔钱分下来,也就没那么多的抱怨了。 以前一年拼死拼活的干到冬底下,除了分到手的粮食之外,每家每户能拿个百十来块钱,就算了不得的了。 像有些收成不好的村子,口粮都不够,只能动用集体储备粮,社员们非但分不到钱,还得倒欠生产队。 这么一比,现在的日子,已经好过多了。 更别说,村里偶尔还给大家伙分鸡蛋。 再不知足,就真的有点儿贪得无厌了。 李天明一边回应着,一边往村支部走,不时也能遇到沉得住气,同去村支部拿分红的乡亲。 “崔玉贵,320块,数好了啊!离开这间屋子,你要是再说数不对,我可不认账!” 会计马长山这腔调,像极了后来银行职员那句:离柜概不负责! 崔玉贵家的老大也和李天明一起进城揽工,之前村里要办养殖场的时候,他家拿了100块钱,算上那6000块钱卖鱼的股份,这次分到手320块钱。 这可是城里工人大半年的工资了。 “不会错,不会错。” 崔玉贵笑得脸上都要开花了。 心里正盘算着,这下家里老大的彩礼钱算是有着落了,等年底再分上两笔,还有卖鱼钱,村里的分红…… 老大的婚事一定要办得风风光光。 崔玉贵离开之后,李天明最后一个走进了会议室。 “天明来啦!” 李学庆看到李天明,拿起名单看了一眼。 “就差你了!” 一旁的会计马长山直接从黑提包了拿出了四捆钞票,放在了桌子上。 “一共4000!” 看着桌子上的钱,马长山也不禁眼热,他和崔玉贵一样,都投了100块钱,分到了320,和李天明一比…… 不眼热的那是圣人。 李天明把钱收好,坐下抽了根烟,接着去院子里把拖拉机打着火。 今天又要连夜去市里送鱼。 “我去苇海等着你!” 李学庆打了个招呼,骑着自行车先走了。 李天明把拖拉机开到家门口。 “收好了!” 里屋,李天明把钱交到了宋晓雨的手上。 加上这四千块钱,家里的存款已经快要破万了。 “天明,要不然……还是把钱存镇上的信用社吧?” 这么多钱放在家里,宋晓雨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