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之前李天明结婚的时候,孙福满就送了一台,现在又多了一个。 啥家庭啊? 两台收音机! “小蓉,放你屋吧!” 一旁的天亮满脸幽怨,不禁怀疑自己是捡来的。 别人家有好东西都是先紧着小子,他们家正好反过来。 把东西收拾起来。 “行了,都回去睡觉,明天还得上工呢。” 弟妹们各自回屋了。 李天明去洗了把脸,去厨房找了点儿吃的。 回屋就见宋晓雨正趴在炕上看着他。 “天明,我和你商量个事。” “说啊!” “我明天能不能也去上工啊?我今天问过四叔了,现在月份还小,其实也没多危险,我总待在家里……人家该说我娇气了。” 李天明打了盆水洗脚,闻言道:“别人爱说啥说啥,咱只要不占集体的便宜就行了,管他们呢!” 这可是他和宋晓雨的第一个孩子,绝对不能大意了。 上辈子只有一个闺女,最后还走在了李天明的前面,成了他临闭眼前最大的遗憾。 这一世不用再和杜鹃纠缠,娶到了一个可心的媳妇儿,说什么也得生上一窝。 至于村里人,无非就是那些老娘们儿嚼舌头。 她们是真觉得宋晓雨娇气? 不过是眼热罢了。 很多妇女怀了孕,一直到临产还在地里忙活呢。 甚至有直接生在地里的。 等生了孩子,最多一个礼拜就得下地干活。 运气好的,把孩子生在冬天,才能坐上一个整月子。 “啥也别想,你就安心在家养胎,把孩子平平安安的生下来,比啥都重要。” 听李天明这么说,宋晓雨总算是踏实了。 她不是怕别人觉得她娇气,而是担心李天明…… 既然李天明都说了,她安安心心的养胎也就是了。 睡觉! 转天照例还是被大喇叭的革命歌曲叫醒。 “金色的太阳升起在东方,光芒万丈。东风万里,鲜花开放,红旗像大海洋。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 李天明也跟着哼唱,和小蓉把早饭做好。 “小蓉,在家看着你嫂子,别让她干重活。” “知道了,知道了!” 两兄弟出门奔场院。 已经有不少人先到了。 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大家的劳动积极性也是越来越高。 金利分派完任务,李天明今天要和李学庆去县城,不用修垄沟。 去村支部找到了李学庆,先把昨天的卖鱼钱交了账。 “昨天咋回来晚了?” “有点事,等会儿路上再和您说,咱这次去县城是说任务猪的事?” 当初和胡主任说好了的,他支持李家台子办集体养殖场,李家台子负责永河县每年的任务猪指标。 “这么多猪,指望咱们送,那得跑多少趟,再耽误了秋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