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哥,那是谁啊?你认得吗?” 上级要来钢铁厂考察,为了确保安全,闲杂人等一律不能随意在厂内走动。 李天明三人都被孙立安排在了李学军的办公室。 等了好一会儿,就见一行人从楼前经过。 被孙福满、李学军,还有海城市一众领导的簇拥着的,是一位头发花白,身量不高的老人。 李天明看着,只是觉得眼熟,记不清叫什么名字了。 “天明!” 孙立这时候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激动得面色涨红。 “快,领导点名要见你!” 说着一把拉住了李天明的胳膊,就要带他走。 呃? 李天明一愣:“那个……孙哥,领导来视察钢铁厂,见我干啥啊?” 而且…… 来的这位领导,咋知道他也在? “你就别问了,赶紧的吧,还能让领导等着你!” 那是不能,李天明多大的脸,敢让上级领导等着。 “你们俩就待在这儿,哪都别去!” 李天明交代了一声,跟在孙立身后急匆匆的下了楼。 “孙哥,来的都是谁啊?” “十多个人,有的我也叫不上名字,带队的还是你本家呢!” 姓李? 哪一位啊? 此刻前来视察钢铁厂的领导一行人,正在炼钢车间的连铸工段,通红的钢坯不断从众人眼前经过。 车间主任和技术科、生产科的领导在为一众领导介绍炼钢的工序。 “这些设备看上去都有着年纪喽!” 一位操着江苏口音的领导突然说道。 这位便是孙立说的李天明的本家。 孙福满连忙上前:“报告领导,这些设备有一部分还是解放时接收的,还有一些是50年代大苏援助的,重型天车是70年代初,从东德引进的!” 何止是老,现在车间里的好多设备时不时的就要罢工。 要不然,孙福满何至于把三产那边的老师傅们都给调到了机修工段帮忙。 导致机械厂那边的产品不合格,孙立一天到晚的在他面前吐苦水,发牢骚。 李领导闻言点点头,接着又向技术科科长发问。 “这位同志,你是管技术的,我们这些人里,你是明白人,你来说说,我们海城钢铁厂的设备,和世界上那些发达国家相比,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原先的技术科科长秦有祯已经靠边站了,现在主管技术科的是原先厂里的一位工程师,50年代留苏的大学生。 “领导,我……” “讲实话!” 李领导目光灼灼,让习惯了在上级领导面前报喜不报忧的钢铁厂众人立刻熄了心思。 “我们厂的设备……至少落后一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