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天明,过年好,小蓉和孩子咋样了?” 一路上遇到的乡亲们,拜年之余少不了关心一下小蓉和孩子。 “好着呢,我去苇海凿个眼儿,弄条鱼熬汤给小蓉下奶。” 到了村口,江新宇还在等着。 “哥!” 昨天,江新宇也累得够呛,看孩子当真是个力气活。 “来得了这么早?” “我爸说早点儿过来!” 这会儿虽然没下雪,但天冷得邪乎。 “你等着吧,我去弄条鱼!” 到了苇海,这里已经被完全冰封了,寻了个芦苇多的地方,草鱼一般喜欢在这地方聚集。 抬起钢钎,没一会儿就凿好了一个冰窟窿。 将罾网顺着冰眼放下去,等了五分钟,用力拽起来,里面少说也有三五条鱼。 将那两条小的放回去,只留了两条大的。 从今年开始,村里已经不往城里送鱼了。 前些年过渡捕捞,苇海里的鱼已经不多了。 李天明在和李学庆商量后,就断了这门营生。 反正也赚不了多少。 让苇海里的鱼休养生息,也算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一笔财富。 带着鱼回家,经过村口的时候,江新宇已经不在了。 等李天明到家,刚进院子就听到东屋里传出了一阵笑声。 “新宇的爸妈,还有两个姐姐都来了。” 李天明把鱼送去厨房,洗完手也去了东屋。 “伯父,伯母!” “天明回来啦!” 江母正抱着小孙女,稀罕的不得了,看那满脸的笑容就知道不是装出来的。 “给小蓉弄了两条鱼下奶!” 李天明说着,也看向了江母怀里的小外甥女,这会儿已经醒了,睁着两只乌溜溜的大眼睛四下看着。 都说孩子这个时候视力还没发育好,但近距离的也能看得见,此刻的小家伙对这个世界肯定充满了好奇。 待了一会儿,几个大男人都去了西屋。 “天明,有件事……要和你商量一下。” 江父点着一支烟,率先开了口。 “伯父,您说!” 江父曾参加过西南边境的虐三儿战争,还立下过二等功,对这位战斗英雄,李天明是十分尊敬的。 “小蓉刚生了孩子,现在天气又冷,你看能不能……让她在娘家坐月子。” 江父也知道民间的规矩,出嫁的姑娘不能在娘家见红。 “这有啥不行的,小蓉是我妹子,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就算是您不说,这时候,我也不能让她回京城。” 天寒地冻的,就算大人受得了这来回的折腾,孩子也受不了。 江父闻言,顿时松了口气,他知道农村规矩多,李天明能这么通情达理,那是再好不过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