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原先钢铁厂的三产就一直是孙立在管,现在要合作改制,他居然对这个还没组建起来的新厂生出了兴趣。 “难道我还能拿这个事开玩笑?” 做出这个决定,孙立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如今的他在钢铁厂已经算是中高层的干部了,虽然挂着后勤处副处长的头衔,但干的却是处长的工作。 只等现在头上那位退休,就可以正式接任了,再往上熬一步,那就是副厂级的大领导了。 “那你得我和说说,这……到底咋想的啊?” 李天明确实不能不理解。 毕竟孙立熬到这一步,付出了多少努力,李天明可是全程看着的。 从最开始厂后勤处物资供应科的一名主办科员,一直到现在,整整耗费了十多年的时间。 难道就这么给放弃了? “这事……其实就是为了以后的发展。” 孙立是个聪明人,如果继续在钢铁厂这个圈子里发展的话,未来最多也就是能熬到主管后勤的副厂长,这已经顶天儿了。 钢铁厂的一把手,那是想都不用想。 首先,他不是技术岗出身,对于钢铁的生产工艺最多也就是一知半解。 此外…… 他所能仰仗的靠山,只有孙福满。 可孙福满在调任冶金局之后,这几天一直原地踏步,明眼人都知道,孙福满的未来也就这样了,能在副局长的位置上安全着陆,已经算得上是很圆满的结局了。 孙立感觉自己也一样,现在能代行处长的职权,说白了,还是靠李学军护着,不然的话,那些明眼人怕是早就开始对他发难了。 与其继续留在这个圈子里,熬到退休,倒不如跳出去,重新为自己选一条路。 他才三十三岁,距离退休还远着呢。 在孙立看来,自行车厂就是个最好的选择。 虽然是大集体,比不上国企的排面,但大集体和大集体不一样。 就拿电冰箱厂来说,现在不也是大集体控股。 可人家现如今都发展成啥样了。 再有就是…… 李天明! 认识这么多年,孙立对李天明可以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要做的事,未来前景肯定不会差。 另外,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因素。 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宽松,甚至已经开始鼓励多种经营,未来说不定…… 国企都会变得不吃香! 孙立需要为以后考虑了。 “孙哥,您真是这么想的?” 孙立意识到自己刚刚有些冲动,把一些犯忌讳的都给说出来了。 “天明,这些话可不能往外传。” 李天明笑了:“对我还不放心啊?” “没那回事,怎么样?你这位总指挥能不能看得上我这个马前卒?” 李天明递过去一支烟,帮着孙立点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