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研究过诸子百家,还能一一列举他们的优点? 朕怎么不知道他读过诸子百家的书籍? 他提出改革思想,肯定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不过,他能驳得文武百官无言以对,或许真的研读过百家书籍,否则怎能对百家的优点了如指掌? 朕只是假死两个月,出来后发现世界已经改变,连最不争气的儿子也变了。 嬴政的神情完全愣怔。 董仲舒看到他错愕的模样,只是淡然一笑,似乎早已司空见惯。 随后,他徐徐开口:“老先生是否也为嬴高公子的才华感到震惊?我当初得知时,同样露出了惊异的表情。此刻,我心中最为敬仰的,莫过于嬴高公子。” 对于嬴高的才华感到惊讶? 嬴政心中一滞。 他可以承认自己的惊讶,但绝不可能表达出对那个逆子的敬佩之情。 他,是赋予他生命的君王。 在未来的惩处中,他会考虑到他的才华,适当减轻惩责,仅此而已。 他,不会敬佩任何人。 观察到嬴政沉默,董仲舒心中暗喜,以为自己的言辞正中其下怀。 这情形并不令人惊讶。 在朝堂之上,嬴高以其非凡气度,直面文武百官,一番唇舌剑锋,终使众人折服,惊愕不已。 “老先生,我说了很多,料想您应已心领神会。不知心中是否还有疑问?” 疑问? 朕心中确有诸多疑问待解! 且不论他是如何萌生改革思想之念,单就执行此思想而言,便是一大难题。 借助百家之长以治大秦,仅凭嬴高一人之力,根本难以为继。 若无诸子百家中杰出人才涌入大秦,思想之优势难以显现。 而使他们心悦诚服地为大秦尽忠职守,最好的莫过于赋予官职。 然而首先提出异议的,恰恰是朝堂上的文武官员。 这些百家之人,许多本就与秦为敌,甚至有些是反秦的煽动者,若让他们成为大秦的官吏,岂非引狼入室?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