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寿宴上的圣旨-《拈花问鼎》
第(2/3)页
还不等他有什么动作,外面已经传来了某些地方的人特有的,有些尖锐的声音。
“圣旨到!”
原本还喧喧嚷嚷的大堂瞬间安静了下来,在座众人还来不及反应,就见一个穿着绯红金纹飞鱼服,白面无须的中年人走了进。跟在他身侧的是一个苍白却俊美的青年,黑底金纹袍服,腰佩象牙牌,手扶绣春刀,正是锦衣卫指挥使沈缺。
这两人身后还跟着两队锦衣卫缇骑,只是这些人并未进来,都安静地站在殿外。
即便远在蜀中,看到锦衣卫在座也有不少人不由得手抖倾倒了酒水,撞翻了座椅。甚至有人面带恐惧地看向殿上的蜀王,生怕这是一道抄家的旨意。
不过片刻间,蜀王倒是已经镇定了下来。他起身整理了衣冠,走入堂中朝两位拱手笑道:“上差驾临,本王未曾远迎,还望恕罪。”
那红袍中年人捧着明黄的卷轴,似笑非笑地道:“咱家和沈指挥使刚入蜀就听闻王妃寿辰将近,想来王府上下都忙得很,也不好惊扰王爷,便自己过来了。王爷,请接旨吧。”
蜀王目光扫过站在一边的沈缺神色微变,一掀衣摆跪在了地上,“臣接旨。”
蜀王妃也连忙在秦睦和四小姐的搀扶下走下堂来,跪倒在蜀王身后。
蜀王一家都跪了,其他人自然也得跪。
那中年人扫了一眼整个大堂,将手中绢帛一展,高声念叨:“奉天承运皇帝,昭曰:朕闻蜀王妃华诞,特赐绢二百匹、珍珠一斛,赤金如意一柄,以表庆贺。蜀王克勤王事,朕甚嘉之,兹命尔即日启程入觐,面承机务。钦此。”
念完了圣旨,中年男子挥挥手,门外已经有人捧着一个个锦盒走了进来。
原本就宾客满堂的大堂,瞬间因为这些人的涌入变得更加拥挤了。
此时跪在地上的蜀王面色如常,但站得近的沈缺却看到他瞬间紧绷的身体。中年人笑眯眯地道:“蜀王殿下,请接旨吧。”
众目睽睽之下,蜀王自然不敢抗旨。
他伸出手,从那中年人手中接过了明黄的绢帛。
“臣叩谢隆恩。”蜀王俯身道。他身后蜀王府众人也齐声道:“臣等叩谢隆恩。”
中年人俯身扶起了蜀王,道:“陛下体恤王爷王妃,虚礼就不必了。咱家来的不是时候,惊扰了王妃寿辰,还请王爷莫怪。如今圣旨既然已经传到,咱家就不打扰了。还请王爷回头准备准备,沈指挥使在蜀中还有些公务,咱们三天后启程如何?”
蜀王连忙道:“公公客气了,陛下赐下恩泽,是蜀王府上下的福分。还未请教,公公是……”
中年人道:“咱家姓杨,如今忝居司礼监秉笔之位。”
“原来是杨公公。”蜀王笑道:“今晚内子寿辰小宴,还望公公和沈指挥使给本王一个薄面,留下喝杯水酒如何?”
杨清虚侧首去看沈缺,沈缺并不在意,杨清虚便也顺势应了下来。
蜀王府的下人很快在前面重新布置了席面,蜀王亲自请两人坐了下来,示意歌舞乐曲继续,寿宴又重新热闹起来。
只是这份热闹里,更多了几分紧张的气息,再不复先前的欢快喜庆。更有不少人心不在焉,若不是不想引人注意,许多人恐怕恨不得先一步告辞了。
转眼间酒席过半,一个蜀王府的侍女走到谢梧身后,恭敬地低声道:“莫会首,二公子有请。”
谢梧微微蹙眉,抬头去看前方,原本坐在蜀王身侧陪客的秦睦果然已经不见了踪影。
桑嫣然看了那侍女一眼,低声道:“公子,我陪你去?”那侍女恭敬地垂手而立,并没有说“公子只见莫会首一人”的话。
谢梧朝她点点头,对孟疏白道:“闲着没事去跟申二公子聊聊下半年的货。”
孟疏白点头,申家大公子不在家,今晚来的是申青明,座位比他们还靠后几个位次。
谢梧这才起身,带着桑嫣然跟着那侍女往另一侧往殿外走去。
这殿中宾客数百,自然没人关心他们去了哪里。但谢梧却察觉到,身后有一道视线一直盯着他们,直到他们走出大殿方才消失。
两人跟着那侍女一路往王府后院而去,这一次却是一直穿过了花园,走进了后院的一处院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