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来,先尝这瓶。” “香江人最爱的拉菲。” “有雪松味,还带着高级烟草和石墨的气息。” 张远将一杯底的红酒,递给了姜一朗。 又转头给红发瑞秋递了一杯。 之前说好的,她帮自己解决女人,自己带她见世面。 “呃……” 姜小姐喝了一口后,吐着舌头做嫌弃状。 张远见此,转过头去。 却见到红发妞喝了一口后,满脸陶醉的样子。 人的口味各不相同,可以理解。 但姜一朗这表现,明显不止是口味问题。 “好喝吗?” “酸。”她就回了一个字。 而后咂摸了一秒,又补充道:“还有股像在啃泥巴一样的味道。” 她很疑惑的歪着脑袋:“你是怎么尝出雪松,烟草,石墨味的?” “我没尝出来,我提前做了功课而已。”张远一脸淡定的回道。 “你真虚伪。” “成年人就是这么虚伪的,不信你瞧她……瑞秋,这酒怎么样?” “我喝过最好的之一,像有探戈女郎在舌尖跳舞。”红发妞夸奖道。 “你看看。”张远摊开双手。 小孩子的舌头更灵敏,红酒中橡木桶的味道,矿物质的味道,在他们口中更明显。 这些味道见仁见智。 相较白人,华夏人的接受度较低,毕竟大陆的红酒文化很薄弱。 “这瓶要1000欧元。” “这么贵,宰人的吧?”姜一朗皱眉。 张远又转过头去,对红发妞说同样的话。 “这瓶要1000欧元。” “哇,果然一分钱一分货。” 同坐在一个桌面上,评价都完全相反。 所以说,网络上对同一部电影有两种极端评价也属正常。 “成年人不光虚伪,听他们说话也要小心。” “大多数时候,都要反着听。” 张远指了指酒瓶:“比如说拉菲,出了名的陈年潜力大。” “意思就是,新酒的口味不咋地。” 其实拉菲在国内出名,就是香江人炒热的。 尤其是《赌神》中的台词“82年拉菲”,更是成了华夏名梗。 拉菲庄园本身就很强劲,因为庄园的主人是大名鼎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 不过拉菲不是法国国酒,只是法兰西波尔多产区的五大一级庄园中的一家。 可以理解为“中原五绝”之一。 说是世界第一还差得很远,张三丰,扫地僧,阿青等都没吱声呢。 “来,再尝尝拉图。” “这庄园特点是劲大,浑厚。” “涩!”姜一朗又是一字评价。 “来,奥比昂,又叫侯伯王,烟熏味浓。” “有股烧焦的味道。”姜小姐依旧持有很难评的表情。 “木桐,国内也就叫武当的,又巧克力的香气。” “苦。” “玛歌,有紫罗兰花香,最顺口。” “号称波尔多皇后。” 拉菲和玛歌,分别是波尔多皇帝和皇后。 相当于相声界的郭老师和谦哥。 “我舌头麻了。”姜一朗吧唧了几下嘴后,表示想喝可乐。 张远轻笑着让酒庄的小哥把五瓶酒都给他打包,又让对方开了瓶甜味重的廉价酒。 “这个好喝。”姜小姐爱不释手。 张远感叹,还是年轻女生好哄啊。 不要1000的酒,30的就觉得很好了。 大龄剩女难搞的其中一个原因就在这儿,吃过见过后,要求比年轻人高许多。 又让助理拿过答应好的雪茄来。 上好的哈瓦那产。 原则上,酒庄内不让抽烟。 但张远买酒就花了好几千欧,所以他现在就是原则。 “咳咳咳……”给弄完后,姜一朗抽了口。 “雪茄一般不过肺,过肺的都是顶级老登。” “你还是悠着点吧。” 边说边帮拍着大姑娘的后背。 “我之前觉得……”姜小姐咳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抽雪茄,喝红酒,在电影里都是大佬的样子。” 的确,《赌神》里就这样。 不过最利害那位是吃巧克力那位。 只是那种巧克力其实挺难吃的。 “现在呢?” “我觉得有点装。” “呵呵呵呵……”张远朝她比了个大拇指,不愧是姜纹的女儿,随了他老爹的直脾气。 大陆地区,最爱搞抽雪茄,喝红酒形象的是哪位呢? 魔都的周力波。 就是鼓吹喝咖啡高级,吃大蒜低俗的这位。 估计魔都人都觉得这货丢人。 他又递了根正在品尝红酒的瑞秋。 “张,我觉得抽烟不好。” 难得,白人妞不少都挺疯的。 不过这位不抽烟,更不抽麻叶子,是少数人,的确有点精英范。 “我觉得你也不应该抽。” “其实我原来也不抽的,只是在家人离世后感到空虚,所以……” “哦,我能理解你。”红发老姐突然温柔了下来。 姜一朗憋着笑瞥了他一眼。 “我的招好使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