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点……奇怪。” 好几位都吐槽道。 因为美食中餐偏甜口,宫保鸡丁,左宗棠鸡等菜品和国内基本没啥关系,都会勾上一层厚厚的甜口芡汁。 这玩意魔都人吃了都觉得太甜,可想其味道。 “我觉得中餐不错。”带着眼镜的龙格尔与其他人意见不同。 “布兰登带我吃过正宗的中餐,我觉得炒面和烧鹅都很好吃。” 龙格尔口中的布兰登就是李国豪,李小龙的儿子。 他俩一起拍过戏。 而这一桌都是大老粗,唯独龙格尔是个“秀才”。 一桌人的文凭垒一块都没他一个人的高。 所以这位也算见多识广,外加学识渊博,所以更能接受新鲜事物。 在北美这边,往往越是红脖子,没念过书的主,越闭塞。 学历高的哪儿的菜都能接受。 “呵呵呵呵……” 众人在争论中餐好吃与否,史泰龙却低头笑了起来。 “主公为何发笑啊?”其余人问到。 “哈哈哈哈。”史泰龙拍了拍手:“你们的样子,更加证明那小子说的对。” “什么意思?” 众人不解,史泰龙这就给解释。 施瓦辛格之所以打给范迪塞尔,劝他少惹张远,就是因为他看了张远一晚上写出来剧本。 不止剧本,还有人物小传。 首先,这片子里,几乎人人都有代号。 战壕,教堂,圣诞,收费公路,凯撒…… 美军本来就有这种癖好,军人间爱互相起外号。 就和梁山泊108将似得。 这种行为其实带这些匪气。 但也有好处,代号这东西,比一长串人名更好记。 所以张远第一件事,就得给自己起个代号。 他的原则就是,哪怕客串,也得出戏。 否则不就是白来一趟? 他这就开始琢磨。 这事没那么简单,得“放长线,钓大鱼”。 每个角色都得有自己的特色,才能让人记住。 他也得搞点特色,还要融入影片当中。 这部戏的剧情分两块,三成在好莱坞拍,7成在巴西拍外景。 好莱坞这部分,主要是日常和与反叛的冈纳交手。 因为史泰龙的角色对女主角念念不忘,再加上独裁者背后的中情局老大收买了冈纳和其他雇佣兵对他们进行了暗杀。 所以敢死队才会二次登岛,终极对决。 全片最爽的部分也就到了。 敢死队因为少了冈纳这“叛徒”,其实是缺人的。 张远要卡这个“空子”。 而且史泰龙在设计主要角色时,都特意给出了人物反差。 斯坦森的圣诞先生非常强,却是个情种,且喜欢一个骚货贱人。 兰迪的“收费公路”十分勇猛,却对自己的耳朵絮絮叨叨。 龙格尔的冈纳,连李连界都无法战胜他,却是个神经质。 而老李的角色阴阳,明明非常强,却是个财迷,成天谈钱。 每个主要角色,都有明显的优点,以及更明显的缺点。 这样的角色才有层次,好记。 张远也是这么想的。 我哪怕就出镜两分钟,也得有其人,不能谁都不记得我。 所以,他很快想到了一个人设。 源于一个著名梗。 也就是我军特色兵种“炊事员”。 同时被称为最强单兵单位,一把工兵铲能炒能削。 他找史泰龙商量时,解释了炊事员这个职业。 看了对方没太听懂,因为美军没有野战炊事员,也不太有炊事车。 他们不是吃单兵口粮,就是在基地吃厨师做的餐。 野外餐车一个人半小时做100人份的餐,这事他听着觉得张远在吹牛。 最后他觉得可以,但“炊事员”老外听不懂,所以给他取了“Chef”,也就是主厨的代号。 张远觉得也行,至少好记。 按照他的剧本所写,他的角色是一位华夏退伍军人,在中餐厅的后厨工作。 由李连界扮演的阴阳介绍给队长。 毕竟冈纳反叛,团队缺人,又要去攻坚。 在敢死队到场招募时,巴尼先是不信一位年轻厨师的能力。 然后有俩老白男拍桌子,说炒菜和自己平时吃的不一样。 再到张远出来秒掉俩持枪的货,展现实力。 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流程。 期间还要吐槽美式中餐难吃。 张远还自己设计了两套动作,该如何击倒小反派,甚至画了动作示意图。 给史泰龙和施瓦辛格都看傻了。 这也是史泰龙为何发笑的原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