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 零 四  章   初见曙光(上)-《落灯花》
            
            
            
                
    第(2/3)页
    “二位,言重了。惭愧,李某不才,只能为故人尽点绵薄之力。至于李秋生之事嘛,本帅尚不能定夺,一切等到了京师之后,再便宜行事。不过在此之前,还须二位故人多多管束李秋生才是,免得又生出大祸端来,坏了咱们这些暗地里的做作。”李大帅在说完谦虚之客气之后,话锋一转,顿时沉郁起来说道,好像他自己也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一样,举步为艰。
    “别说了,一切以李大帅的主张为是,咱俩就不搅扰李大帅的步骤了。免得到时不仅帮不上李大帅的忙,只会增加你的麻烦和困难,那就是咱们金董二人的大不是了。”金刀客和董老爷子见状,急忙插言说道,生怕自己的一时迟疑,又会增加李大帅的忧虑。
    “好,二位如此体谅本帅,那本帅还挂虑什么呢?你们暂且先退下,我和秦校尉另有要事相商,怒不奉陪啦。”李大帅在说明自己的主意之后,为了避免泄露此时四人商定的秘密,便不再多言就直接说出自己的下一步计划。
    “嗯,既然李大帅事务繁忙,咱二人也不便多加打扰。咱这就赶快回营帐中去,免生他疑。”二人同时作辑说罢,然后就小心翼翼地回到了自己被设在军中的特别营帐。
    三日后,李大帅的剿寇大军浩浩荡荡就撤回到了山月国的京城---宴都。因为朝廷律令规定,京城‘宴都’除了禁卫军和虎贲营、东南西北四城守军之外,任何军队没有御诏,不得私入京城。否则,视同谋逆大罪。
    有监于此,李大帅只得把大军交付于京城外围的屯兵营,自已先随军安顿了一宿。
    第二日天光放亮,朝阳过窗,正是朝堂庙宇人勤物盛的时候。皇宫早已派了两位喧旨大监持诏而来,接诏之后,李大帅只得带着一队护卫亲兵跟两位喧旨大监进了‘宴都城’。
    进得城内,李大帅又吩咐秦校尉带着几个亲兵回帅府先安顿下来。自己则带着‘剿寇平贼’的硕果向朝廷交差去了。
    山月国的朝堂之上,整个宫殿看似檐宫带角,琉璃煌煌。玲珑雕栋,天然自成。
    黄衣国主李天照一脸严肃地端座在金黄色的盘龙宝座之上,目光炯炯地盯着朝堂之下,一众跪伏的文武百官。看样子国主今日的精神外貌表现得非常的振作,出奇,与平时那些烦锁操劳,憔悴的无厘头相比,现在国主所呈现的风格真是精神抖擞,春风得意,容光满面。
    或许是他今日要在朝廷之上,带领百官迎接“剿寇平贼”得胜还朝的李大帅。这是一件隆重而振奋人心的大事,更是一件让他扬眉吐气,招立国威的大事。身为国主,他怎么可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来弘扬国威,宣耀武力。所以,朝堂之上的一切摆设尽显奢迷而威严,妖艳而肃穆。
    卯时刚过一刻,早有司礼大监进来通报。“剿寇平贼‘飞虎将’李亮光在朝堂外求见,请国主示下。”
    黄衣国主李天照当即喧喻道,“众文武百官,平身。即刻随朕出宫,迎接得胜回朝的‘飞虎将’李大帅。”喧毕,李天照立即起身,在左右四个贴切身大监的陪护下,带着一众文武百官朝正殿大门外迎上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