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毛驴一直挺乖巧,自觉进了木棚,吃了些草料便睡下了。 和生产队的驴相比,它算是幸运了,不用整日干活,但同时,它也是不幸的,毕竟生产队的驴不用听人絮叨。 真是…马善被人骑,驴善也被人骑。 李青烧了一大桶热水,舒服得泡了个热水澡,然后开始模拟变局。 他不是理想主义者,在大明待了这么久,早已对官绅这个团体摸透了,个个满口道德仁义,实则腹黑的紧,几乎没一个善茬。 当然,文官集团还是有好官的,不过很稀少,且这些好官大多成不了气候,原因很简单,少数人总究会被多数人排挤。 浑浊才是常态,你想融进这个圈子,就不能清;你想清,就融不进来。 官场有句话叫‘和光同尘’,但在李青看来,这就是‘同流合污’。 “小皇帝虽然登基近八年了,但真正开始掌权也就这两年的事儿,若我是那些人,会怎么应对这次‘危机’呢?”李青将代入进文官集团,在脑海中模拟。 最后得出结论:福.建必出乱子! 原因很简单,福.建距离日本、琉球很近,一旦达成官方贸易合作,那里是重中之重。 但光是福.建一地乱,并不足以威胁到小皇帝妥协,毕竟征暹罗、缅甸的京军已经回归,镇压动乱手拿把掐。 “除了福.建还有哪儿呢?”李青冥思苦想,最终,不确定道:“江浙不会也乱起来吧?” 这两地也有与日本国贸易往来的港口,不是不可能出乱子。 “江浙官绅挺多的,富绅也多,真要大乱起来,他们也会受影响。”李青分析道,“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他们未必干得出来,但也得将这个可能计算在内。” 李青预估了一下风险,还是觉得胜券在握。 无他,京师三大营可不是吃素的,尽管这些年来战事几乎没有,三大营战力不复巅峰,但镇压个动乱,绝对绰绰有余。 “京营的责任是拱卫京师,得留下个三四万……”李青从头到尾就没考虑过卫所兵,用地方卫所兵,极大可能会出现出工不出力的情况。 地方上相互勾结的事儿多了,且往往越富裕的地方,士兵的战力越低下。 李青从头到尾理了一遍,最终得出结论:即便只动用京营,且留下四万京军拱卫京师,即便三省都闹出乱子,三大营一样能镇压动乱。 “优势在我!” 李青吐出一口气,轻松的笑了。 这是关键性的一步,这次过后,朝廷再下西洋的阻力会大大降低;届时,朝廷将重新恢复昔日对海洋贸易的制霸权。 再往后,大明国库将越来越充盈! 钱这个东西,对个人重要,对国家一样重要。 王朝兴衰,和国库有钱与否,有着直接关系。 … 不知不觉,傍晚降临;橘红色的夕阳散发着柔和光晕,将窗纸染红,李青伸了个懒腰,心情舒畅。 起身取下木架上挂着的大氅披在身上,李青准备出去怡情。 刚出门口,就见于谦拎着酒菜过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