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可赤字怎么办?” 李本反问道,“近些年来,朝廷年年赤字,一旦难以为继,又当如何?” “你们都担忧这个?” 李本点头。 “这从来不是个问题。” “如何解决?” 李青默然。 这个实在没办法说,历来官绅一体,今大明开海通商百五十年,更是官绅商一体,真要说了实话,制定的发展模式就玩不下去了。 李本说道:“纵观侯爷这十朝以来,基本没输过,可没有人能一直赢下去,如今大明早不是一穷二白了,当保守些才好。” “我不是皇帝。” “可只有你能劝得动皇帝!” 李青干脆道:“我不劝!” 言罢,起身就走,走了两步,又转回身道,“皇家科学院动工了?” 李本讷讷点头:“皇上闭关前就选了址,今日朝会散了之后工部就开始忙……你问这个干嘛?” “瞧热闹去,你要不要一起?” 李本只是苦笑。 … 李本说的这些,李青当然清楚,许久之前,他就清楚。 甚至哪怕未来大明再次需要他,最终,他还是会再次走到所有人的对立面。 可明白归明白,闻听李本之语,心中不免有些伤情。 吃了不算早的早饭,李青便去了国子监所在的安定门…… 国子监又称太学、国学,亦是皇家学院,如今建立皇家科学院,自要与其比邻才是。 李青来时,工部的人也刚到不久,正在现场讨论施工问题。 没看到挖地基、打夯,李青稍稍有些失望,瞧了会儿不算热闹的热闹,改去了茶馆听说书…… 半日下来,稍稍郁闷的心情,消弭殆尽。 翌日, 李青进了宫,与朱厚熜聊谈聊当下政治,朱载坖陪听,偶尔插上两句…… 半晌,李青道出进宫目的:“这诸多举措,虽然会引起群臣不满,但以你的手腕,并不算棘手,我留在京师的必要性也不大了。” “这就急着走?” “也不是很急,只是我留下没意义。” 朱厚熜暗暗一叹,道:“炼完丹药再走吧。” 李青点点头,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进展如何?” “你是说大明的《嘉靖本草纲目》是吧?”朱厚熜好笑道,“你可以亲自去看啊,何须再问我?” 李青微微摇头:“群臣态度你当知道,与我挨的过近,对李时珍不好。” 朱厚熜笑意敛去,沉默下来。 良久, “好人好报,大明会感谢你的,昔日我说的只是气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