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万松-《女主她格外正义》
第(3/3)页
梁祝在诗词大会上一展风采,留下的诗句许多年后依然为人津津乐道。梁祝很是被器重,这几年万松书院因为他们也更是出名,为文人墨客向往之圣地。
至于白慕和华阳,终于发明出了纸浆棉条,在后世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才在欧美流行。白慕负责去推广这个,她称为“月事棉”。这时候大多女子都是自己制作月事布,头一次见到会去兜售这种东西的人,大感惊讶。一些胆子较大的女子去买了使用,毕竟并不是每个女子都心灵手巧,自己做的实在不适且不好用。可惜这时候的人们将月事视作极为隐秘且不详的东西,她们也苦于无人能与她们讨论。
使用过后,这些女子对于月事棉的舒适性和吸水性感到无比震惊。一些家底丰厚的马上买了一大堆,放到家中,分给姐妹和一部分丫鬟。渐渐的,这种神奇的月事棉一传十十传百,一下子成为女子大为喜爱且大量购买的东西。
同时,白慕和华阳赚得盆满钵满,看到那些女子如此开心,心中也高兴的很。华阳对于自己制作出来的东西能这样大受欢迎很满意,白慕则是对解决了这么多人的难题感到欢喜。
白慕将赚得的钱一部分给了家里人,就说这是奖励给自己的,毕竟她成绩出众也是有实据的。在这个时候,行商是被大大鄙视的,虽然白慕家里不算书香门第,但也希望她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文人,因此白慕没有告诉他们,白潞现在极喜欢用的月事棉便是她和华阳做出来的。
“阿慕,你和英台如何了?”
这时白慕和祝英台回家探亲,分别各回各家。两家人知道她们两小无猜,而且长大了后也是十分亲密的。虽然一早白慕就和祝英台认了义兄妹,但见他们年纪大了后依然有往来,甚至一起前去求学,便动了心思,说不定这二人将会成为一对眷侣。因此,祝父没有急着给祝英台找人家,这次她回来便问了她的心思。
祝英台此时是有名的少年英才,甚至得到过皇上的奖赏,因此祝家人对祝英台的态度更加不一样了。从前是宠爱,此时除了宠爱以外,还多了几分重视。祝家无子,靠着祝英台竟是变得更为发达,祝父更是颜面有光。
于是,他们没有马上给祝英台说媒。此时,祝英台的价值远比出嫁得到的高,他们并不会轻易将这样一个有才华有能力的人才嫁给别人家。
“不急。”祝英台笑吟吟地将自己的题的字送给祝父,“这是女儿写给爹爹的字。”于是人们纷纷开始赞扬她的字,被转移了注意力。
梁山伯虽然家境贫寒,但这些年自己积累了不少积蓄,生活好过了许多。华阳则是回家,展示自己的成果,惊艳了父母及一众亲人。
四人约定到了时候找个地方一起吃饭,然后分道扬镳。他们在万松学院这些年已经学到了不少东西,接下来决定四处云游。梁山伯此时已经知道祝英台是女子,但俩人因为相处多年,便决定一并上路,而白慕则是和华阳一起。
虽说白慕从未听华阳讲过关于自己的事情,但她也猜得到华阳出身显贵,从小被束缚在家中,对世间的许多事情并不了解。因此,白慕打算带他到处走走,看看不同的风景,了解不同地方的特色,兴许也能学到许多东西。
……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墨色长衫少年和红衣少年走在一起,便是一道风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