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问月入牢探王氏 正阳游山得龙驹-《唐室演义》


    第(2/3)页

    郜国公主喜曰:“正合本宫之意,吾此去,入天牢视王氏矣。韩大人随本宫同去天牢,后回府下棋何如?”

    上官问月曰:“卑职愿随公主殿下。”

    上官问月回身上轿,随公主车驾,过两条街,车驾入天牢内院。郜国公主下车驾,问月亦下娇立侧,孟潇、齐思贤上前行礼。

    郜国公主曰:“二位将军不必多礼,孟将军随我,进内见王氏。”

    孟潇领名行之前,郜国公主入天牢,走至内牢见王氏,王氏手脚带镣铐,身着白色囚服,长发凌乱,偎墙而坐。

    郜国公主上前曰:“夫人有何所需,本宫尽可命人送至。”

    王氏曰:“多谢公主殿下。”

    王氏观一眼郜国公主,便低头无言。

    郜国公主立片刻而出。

    上官问月牢外候之,见郜国公主出天牢,上前行礼,曰:“卑职一事,有求公主。”

    郜国公主曰:“韩大人直言便是。”

    问月左右视孟潇等人,曰:“此事启齿难言,不便多人闻之。”

    郜国公主会意,退身边诸人。

    问月复曰:“卑职长闻,王氏贤德兼并美貌于一身,卑职心慕已久,望公主开方便之门,使卑职得见王氏之芳容乎?公主之大恩,卑职永不忘也。”

    上官问月躬身不起,郜国公主观之,顷刻大笑命侍官带入天牢。

    上官问月点首称谢,得入。

    郜国公主视问月背后言曰:前日送金银美女而不纳,以为不欢女色,所好者徐娘也。

    郜国公主此为得上官问月之心也。

    正是:

    东风微弱月无瑕,花落谁家且未知。

    罗裙漫漫影徘徊,素衣绵绵雁彷徨。

    九重天牢,三层地狱。

    上官问月入内牢见王氏,退去侍官,曰:“王妃可认得卑职乎?”

    王氏睁眼观一眼,复闭目而坐,曰:“若非韩大人之言,王氏已死矣。”

    上官问月复曰:“王妃可记,十六年前长安上官府,护卫将军上官羽。”

    王氏曰:“中臣名将,起能不计。”

    上官问月使女儿之声,言曰:“可闻有后人否?”

    王氏闻言疑之,细观上官问月。

    上官问月落泪,跪拜王氏脚下,言曰:“吾非别人,上官羽孤女,上官问月是也,藏于韩府,义父韩子琪育之。

    利于避祸,女扮男装,行使朝堂之上,近交太平公主、以便为国进忠也。

    祭太庙者,实为拖延时日,欲救王妃也。

    奈何月儿一介女流,无搏鸡之力,才末智穷,不能救王妃,出囹圄之苦、祭坛之劫,望王妃教月儿如何行使,可脱此危也。”

    王氏抱上官问月,喜而泣之,曰:“上官氏之恩,深似南海,高于泰山也,我何敢再有所求,王氏生死无关紧要,生有何欢,死又何惧。

    今日得见月儿无恙,吾死无憾也。”

    上官问月复拜曰:“王妃莫自欺也,众王唯宣王有德,王妃最贤,为国,为民,王妃不可有失也。先朝旧臣,殿下李纯,谁人能救,求王妃教之。”

    王氏曰:“先朝,红门众将遁隐山林,李纯不暗武艺,远在西南之地,居成都也。唯有一人能救我,然路途遥远,恐不及也。”

    问月喜曰:“何人,王妃速赐吾信物,月儿遣使招之。”

    王氏曰:“我义子正阳也。”

    王氏视自身左右,何来信物,撕下内衣一块,咬破中指,写血书递之。

    正是:

    千里飘雪狱中书,秋雁高飞雨纤纤。

    北风烈烈浮尘土,翘首顾望隔山河。

    上官问月怀血书,解外衣罗扣,穿戴凌乱,辞王氏出天牢,见郜国公主,行礼谢曰:“多谢公主成全,请公主许卑职回府换衣,再往府上拜访。”

    郜国公主观问月衣衫不整,笑曰:“韩大人且回府休之,明日复会未有不可也,起驾。”遂上官问月欢送郜国公主,回府见韩聪曰:“此事叔叔非亲为不可,入塞外请世子。”

    韩聪然之,怀血书,乔装出北门,死力奔往东北而去。

    却说正阳,继承父业,勤勉执政,众族长信服,草原大治,百姓安乐。

    王氏去之久,正阳思念王氏犹深,一日放马龙凤山,游览山景以飞思绪。

    龙凤山常闻龙吟凤鸣之声,故有此名。

    山高入云,峭崖绝壁。空谷葱郁,川水青幽。

    奇峰罗列、怪石嶙峋。

    玉芝葳蕤、瑶草绿缛。

    葭若麝香、荃兰甘菊。

    芎䓖鹤化、金铃罂粟。

    嘉卉灌丛,蔚若邓林。

    吐葩飏荣,布叶垂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