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小唐关两军交锋 商画箭射张桓-《唐室演义》


    第(1/3)页

    话说正阳大军,过时日,度山河,一日至白玉关十五里外,探马飞入白玉关,报总兵尉迟元,速迎元帅。

    尉迟元领张桓楚、尉迟江雨出北门五里,军前迎正阳。

    传令官报中军,白玉关总兵尉迟元迎驾。

    正阳传令大军就地扎营,同徐美祖出军前见尉迟元。

    尉迟元、张桓楚、尉迟江雨上前行礼,尉迟元曰:“罪将白玉关总兵尉迟元迎驾来迟,望元帅恕罪。”

    正阳、徐美祖下马还礼。

    正阳忙上前扶之,曰:“元世叔不必举礼、速请起,正阳小辈岂能受之。”

    尉迟元复曰:“元帅行军多日,远路而至,吃住节俭,食之少味,卧之欠安,请入关用食,卧榻休息,少解其乏。”

    遂大军屯关外,使李克用守营,正阳领少数几人入白玉关。

    兵将只知尉迟元之子单骑退南兵,解白玉关之围,却莫知其孟雨乃尉迟江雨所饰也。

    正阳上坐,徐美祖、尉迟元左右入坐,尉迟江雨、张桓楚侍坐下侧,众人饮酒用食。

    尉迟元身起捧杯酒敬正阳曰:“元帅英名,闻知久矣,今日得见尊颜,小将之辛也。此杯敬元帅早日平南,国家有金汤之固,百姓有太平之世。元帅请。”

    正阳起身还礼,干了杯酒曰:“元世叔过誉也,正阳草芥愚夫尔,传言不可信矣。”

    尉迟元复满杯酒,离席至正阳案前敬曰:“此杯敬元帅,从造尉迟一门,雪燕儿之仇,扶幼子成才,尉迟元无以为报,元帅受吾一拜。”

    尉迟元落泪,欲跪敬酒,尉迟江雨跪其一侧。

    正阳忙上前,单腿跪地,扶起尉迟元,曰:“元世叔甚重矣,自高祖来,尉迟氏代代征战杀场,洒血碎身,安邦定国,立无数汗马功劳。

    世叔坚守边关,护边关百姓十余年,正阳所为,微薄不足论,焉敢受此重礼,今后叔叔切莫,言此类言语也。”

    尉迟江雨扶尉迟元入坐,复饮酒。

    正阳议进取南唐之策,曰:“世叔,自燕晓天败走,燕南梦有何动静乎?”

    尉迟元曰:“无消息。”

    正阳曰:“小塘关总兵何如?”

    尉迟元曰:“守将名曰商画,传闻箭法如神也。”

    徐美祖曰:“世叔,金凌城防御如何?”

    尉迟元曰:“墙厚楼高,进出盘查,非城内之民,不得入,无人知晓,城内之事。

    古传,西周武成王黄飞虎,带四十万兵将,攻打金陵城三年,未能破之。”

    正阳曰:“明日南入,金陵城虽石造铁铸,非破不可。”

    正阳至夜归宿大营。

    次日起兵南进,行数十日,至南唐北边关,小唐关。

    大军扣小唐关北门十里,安营扎寨。

    韶华落暮双燕归,浮云弥漫西窗雨。

    湘江明月别故人,琵琶曲乱添离愁。

    小唐关,守城兵,三五惊奔,跌倒复起,报入总兵府,曰:“老爷不好,,,”

    总兵商画立书案前赏画,一幅山河图。

    商画见官兵狼狈无礼,怒喝曰:“何事惊惶,慢慢说来。”

    门兵复报曰:“报老爷,北朝大军扣北门落营,不知有多少兵马,不见边沿。”

    商画曰:“蝼蚁之辈,多有何惧之。”

    遂商画披战甲,出总兵府,登北门城墙,观看唐营之势。

    唐军扎五虎营,首为红旗营、东青旗营、西白旗营、后黑旗营、中军杏黄帅旗随风飘扬。

    诗曰:

    狼烟萧萧惊野兽,刀枪晃晃嗅血味。

    五色罗旗风招展,五行将营战意绝。

    南北长街骑兵走,东西二市步兵奔。

    伏虎盘龙气冲斗,瑟凤吹笙卷云志。

    正观之,自红旗营出一骑,奔至城下,使弓箭往城内,射入书信归去。

    守城兵得书,献商画,商画观之。

    书曰:

    大唐元帅正阳手书,吾举兵者,燕王暴横骄狂,仗其所学,有失臣节,剽掠边陲,百姓苦哉!燕南梦乃南疆一叛将耳,天兵所至,立可枭擒也。

    强者恶积而后亡,弱者势危而先覆,覆亡之祸,翘足可期!吾非残暴之徒,一朝杀绝,将军本为唐臣,何以自相鱼肉,死无所得。

    可谓战攻之端未有穷己,岂惟将军已肝脑涂地,窃恐将军功名,成败未可知也。

    不若开门出降,释城安危,犹不失为大唐忠臣也。

    商画读毕,手撕其书,抛之城外,碎片缓缓,偎墙飘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