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问月巧计退突厥 秦极大战小天-《唐室演义》


    第(1/3)页

    话说上官问月,默天二人阵前议定,上官问月回关,受秦极密言数句。

    秦极依计而行。

    使殷天禄请来二三十名,城中百姓,重赏金银,密授数语夜逐出城,百姓得金银,欢喜而去。突厥营,默天心情大悦,会聚诸将,议攻城之计,至晚未决。

    次日突有探马来报,曰:“唐军大帅,扫平南唐,凯旋回朝,不久兵至长安。”

    诸兵将闻而惊之。

    默天会意曰:“再探。”

    探兵领命而出,午后又有探兵来报,曰:“唐兵凯旋,不足长安百里,不久将至潼关。”

    遂大将不知所出,士卒惊扰,无心交战矣。

    是夜默天传令,备车驾裹行囊,即刻拔营归国。

    金天标虽有疑虑,别无他计,不敢违命,依令而行。

    突厥兵连夜遁去,行走如飞,日出之时,已不见踪迹,扎营处,空空如也,帐篷,旗帜均不见矣。实探马所报唐军回师,乃上官问月之计也,使百姓假传,正阳大军归来,散播潼关近处,以迎合默天,乱其军心,助默天退兵,此为西风也。

    正是:

    西风秋月探芳丛,逐云浮尘日浑浑。

    烟雾缥缈梨花梦,雁霜暮寒黑山雪。

    且说辽营,自遣使入突厥营,利诱兵将交战潼关。

    以为计谋得逞,关闭营门,不出一兵一卒,日日登竹台,观赏两军之战,专待两败俱伤,伺机夺潼关。

    日出,守门兵报入帅帐,曰:“报王爷,突厥营不见矣,不知去向。”

    耶律鸿惊之,出人马察探。姜偃曰:“默天遁去矣。”

    探马去而反,果真昨夜隐去矣。耶律鸿问姜偃曰:“此何故?”

    姜偃对曰:“默天为人,谨慎惧事,恐结怨唐朝,收兵归之。今吾军孤也,潼关难克矣。”

    耶律鸿笑曰:“国师多虑也,有无突厥,本王一样取潼关,不误大事矣。”

    诗曰:

    东风西风赤壁捷,奸谋诡计吹浮尘。

    黄河横流浪淘沙,奔涌万里彩霞红。

    吴钩越戟苦纠结,楼台飘雪龙凤簪。

    文臣武将画蓝图,自古江山多娇美。

    潼关,突厥兵退,上官问月辞归长安,段风烈送之。秦极登台聚将,曰:“何人出战辽兵。”

    言未毕,台下一人叫曰:“诸将,耶律鸿之命,让吾也。不诛此贼,誓不为人。”

    秦极观之,罗玉也。

    罗玉为报父仇,夜不能眠,三进三出,催太阳升起,早早来台下守之。

    遂罗玉率三千兵,催马出关而去。

    秦极知罗卫命丧耶律鸿之手,知其不能小视,命龙子羽,殷天禄率兵五千出关,为罗玉列阵。

    罗玉命人前去,辽营外叫阵,点名耶律鸿出战。

    辽营守门兵,入内报耶律鸿曰:“报王爷,潼关出战将,点名王爷出战。”

    耶律鸿怒而起,欲出战,叶重上前曰:“唐朝儒子而,何劳王爷亲为,小将足也。”

    耶律鸿以为然,遂叶重率兵出营,来战场。

    罗玉观之,叶重面黄如柠檬,头戴黄铜凤翅盔,身披风火连珠甲,手握月牙开山斧,骑大黄马。

    罗玉枪指叶重曰:“吾乃罗玉,辽贼何人,速报姓名。”

    叶重曰:“我乃飞虎将军,叶重也。白面小儿有何本领,乎我主帅也。”

    罗玉怒火冲天,催马直取叶重,来一丈之内,摇枪便刺,银枪闪光而至,叶重抬斧挡之,枪斧相撞,叶重双臂发麻,一身骨节噼啪响,战马交错而出,调马复战,叶重举斧罩罗玉头顶砍落,罗玉抬枪上挡出。环绕复来。

    正是:

    天河沉星流云气,桂树散花落细雨。

    汉宫卷帘秦月明,笙管曲长夜夜诉。

    二将前后二十回合,罗玉催白龙驹街道而至,连此八枪双眼、口鼻、咽喉、心口、小腹、肋骨,枪尖如繁星降落,夏雨飘洒,白光闪闪,日光辉辉。叶重慌忙挥斧击之。

    挡住六枪,其余两枪躲避不及,枪刺入小腹,穿右胁,叶重滑落马案而死。罗玉止马,战场候之。

    辽营营门大开,其兄叶同提枪骑马狂奔而至。

    叶同大叫曰:“小贼,拿命来,为吾弟报仇也!”

    罗玉骂曰:“辽贼速请死,吾为家父报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