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战马相近一丈之内,耶律鸿伸右胁下抽断剑,回手甩出,断剑白光一闪,秦极咽喉飞至,秦极有备,后躺马鞍,断剑自秦极身上飞出,回耶律鸿之手。 秦极起身坐稳,耶律鸿复击出断剑,白光一闪,至秦极小腹下,秦极挥枪敲出,叮一声响断剑复飞回耶律鸿之手。 耶律鸿挥手又甩出,断剑白光一闪,复至咽喉下,秦极忙挥枪击之,枪尖碰其断剑一头,叮一声轻响、断剑另一头砍落左肩,砍出一道深数指口子,鲜血直流,秦极卧鞍,拨马逃往潼关,耶律鸿受回飞剑,催马追之。 秦极胭脂马乃良驹,奔走如飞,耶律鸿追出,三里不及,止马观秦极背影,自言曰:本王三剑之下,活命者,惟汝耳。遂耶律鸿见潼关,再无将出战,击得胜鼓,收兵回营。 诗曰: 一技之长斩乱麻,打边天下无敌手。 穷兵黩武没沙场,孤星残月照西厢。 长风北度闻秋雁,河水倒流绕扁舟。 飞鸿踏雪绝艳影,胭脂飘逸栖兰台。 秦极逃入潼关,殷天禄扶入总兵府,传医敷药,包裹伤口。 秦极使殷天禄禁闭城门,落千斤闸,挂免战牌,另思计策,疗伤待之。 却说正阳大军出小唐关,行往金陵,一日至南唐都城,金陵城北门十五里,安营扎寨。正阳写一封书信,使人送入金陵城。 南唐,自三太保战死,燕晓天败走,回金陵哭诉南唐王,为其弟报仇。 燕王欲亲自,率兵北伐,起兵未出,探马来报,正阳率大军来,攻打小唐关。 遂按兵不出,未出几日,副将李保贞逃来金陵,拜见燕王,曰:“大王不好,北朝元帅正阳率三十万大军,攻我小唐关,二日之战,商总兵,刘将军皆战死,小将守关,不敌唐将,逃归也。唐兵不日至也。” 燕王冷声曰:“汝为将军,不能守关,弃关逃命,留之何用也。拉出斩首。” 左右拖李保贞往走。 李保贞大叫冤枉,燕王不闻矣,斩于市曹。 元帅杨叔义献策曰:“唐兵远来,疲惫也,臣率五万精兵,抄其后路,大王率大军,击其前军,唐兵首尾难顾,正阳一战可擒也。” 燕王竖大拇指,指前胸曰:“天下第一英雄,乃本王也,五十余年未有一败。正阳荒野小儿,自吹英雄,欺瞒天下。吾若以众去胜,胜之不武,诸侯不服也。待正阳至而取之,不晚。” 未出几日,唐兵来城外扎营,门兵报入玉殿。 杨叔义复献计曰:“今唐兵阵行混乱,坚壁未城,臣愿率一路精兵出城击之,唐军可破也。” 燕王不以为然,把盏饮酒曰:“元帅何必劳师动众也,若正阳败走,本王如何擒之。待其吃饱喝足,元帅遣诸将交战,诛其余将,待正阳出战,本王出城生擒而归,大事自定矣。” 大夫杜泊言上前曰:“今唐朝土地连绵万里,名将过千,精兵百万,有天下英雄正阳为帅!我国关口不过三城,大将不足十名,兵卒未及三十万,如何抵正阳大军。微臣之见,大王不如言合也。” 燕王未言,自门外,侍官入玉殿,举书曰:“报大王,唐营传书,在此。” 侍官取书,奉上玉案,燕王观之。 书曰: 荒野之人正阳亲笔,蒙唐王诚信,托南事。 吾闻人所归者天所与,人所畔者天所去也。大唐诚天之所福,非人力也。 今大军临城,燕王何不委国归之。 我闻燕王乃天下英雄,其可不明礼数也,王爷速改前非,免增屠戮。 吾与将王爷共同吉凶。布衣相与,尚有没身不负然诺之信,况于千乘者哉!今何畏何利,而久疑若是?卒有非常之便,上负忠孝,下愧当世。 吾以忠言明示,望燕王熟计之。 燕王视毕,哈哈大笑,白玉殿随其笑声摇动。 书信撕毁于玉殿之上,命曰:“杨元帅,传令备战,孤生擒正阳,祭吾三子也。” 杜泊言复上前,跪拜曰:“大王不可,不可,唐王乃天子,臣逆君,得罪于天,今大军临城,大王岂可以卵击石,自取其祸也。今日之事,关社稷存亡之危,知而不谏,非忠臣所为也,大王深虑之。” 燕王大怒曰:“草莽野儿,何足道哉!汝灭吾威风,长他人之气,恐怀有二心也,来人,推出斩首祭帅旗。” 杜泊言怒骂曰:“汝不过一介骄狂盲夫耳,死何惧之,吾惟恨者,不能见唐兵入城也。” 燕王为人骄狂残暴,刚愎自用,嗜酒如命,自视天下第一,不纳忠谏之言,岂能不败。惜哉!忠臣杜泊言屈死屠夫之手。 余下众臣无人敢言者。 正是: 玉殿重帘暮色寒,江南香罗流华发。 赤心红血撒尘土,晓风夜雨晚来秋。 三日南唐元帅杨叔义登台击鼓,聚兵将,曰:“何人首建奇功,取唐将首级来。” 预知何人出战,且听下回分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