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看上去平平无奇,甚至相比于那些专业的山地车赛车什么的差远了,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 记者们面面相觑,看着苏盛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网上也议论纷纷,有的人立刻跳出来就是一顿冷嘲热讽,说苏盛晨这种东西真是不知所谓云云。 苏盛晨看到有些躁动的现场,没有说什么。 画面继续切换,这一次的视角是从上往下看的,依旧没有什么亮点······诶?车把中间的那个小方块快是什么东西? 二维码? 苏盛晨笑道:“共享单车,我们计划是通过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服务,完成交通行业最后一块“拼图”。” “它的功能实现方式也在于这个扫码服务。”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图标,上面有一个简单的自行车标志。 “这款APP,里面内置的扫码功能可以开锁共享单车,我们在城市规划了很多停车区域,只要停在合适位置上就可以。” 苏盛晨再点,这一次出来的同样是概念图,只不过不再是车子,而是一个个跟桩子一样的东西。 “这是我们的停车点,共享单车的锁到这里,也不会对交通有什么影响。” 苏盛晨介绍完了之后,看着有些憋不住的记者们笑道:“好了,记者朋友们如果有什么问题就问吧。” “苏先生!” “苏先生,我这里有问题!” “苏先生,关于您刚才的那个问题······” 记者们像是小学课堂上,遇到简单问题的学生一样,拼命的伸直了胳膊,盼着老师点了自己。 “看来大家都很有精神,那就这位吧。” 苏盛晨看似随意的点了一个记者——其实是事先安排好的,这位是青年报的,等一下苏盛晨还要看似随意的点一个光明日报的。 有点现实对不对? 不过几个巨头过去,剩下的就是真看运气了。 青年报的记者站起来,因为站的太猛,胸前挂着的记者证挥上去在她额头上拍了一下,分外的尴尬。 “苏先生,请问您不觉得,所谓的共享单车相比于速度更快、舒适性更强的出租车业务没有什么竞争力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