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拐弯了-《恶明》


    第(2/3)页

    江峰先是跟着自己的卫兵说了一句什么,然后开口问道:

    “各位,此次的银子可都带足了吗?”

    众人都是心中一松,连连的点头,这次本来都以为会有大批的人口,各家都是把银子带了不少,江峰看到周围的人的反应,呵呵一笑又是说道:

    “那就请各位把江某的船队给养补充齐全,我定然给各位充足的人手,绝对不让各位空手而归!”

    这话说完之后,商人们都是有些糊涂,不过补充给养对他们来说很是简单的事情,也不为难,不过江峰的船队都是战船,而且现在没有任何合法的成分,所以只能在大门岛上就地的补充,也不敢直接去大陆上补给。

    看着商人们答应了下来,江峰只是一抱拳,承诺道:

    “各位梢待,最多不过一天,我给各位一个答复,送客!”

    商人们迷迷糊糊的走出院子的时候,看着几个穿着江家军水军服饰的洋人急匆匆的朝着屋子赶了过来。

    现在的大明京师,户部衙门号称是天下财赋汇集与此,是最有油水的部门,在里面当差的官员们各个的都是油光满面,舒服的很。不过这半年多来都是有些焦头烂额的模样,大明各个衙门基本上都是因循成例,没有什么独创的东西,官员们也是没有多少的创新精神,若是没有想要革新的大太监和内阁首辅——比如说刘瑾和张居正,这些官员们绝对不会有什么主动革新,提高效率之类的举动出来。

    之所以不变,主要是没有什么新变化出来,一百多年下来,除了天下的工商提供的税赋越来越多之外,其余的按照几十年前的做法就是了。

    可是负责粮食的官员却知道,京师和北直隶对漕运的依赖降低了许多,因为莫明其妙的在天津卫所那里有大批的粮食出售,而且价格居然比南方运来的还要便宜,垦殖庄园的事情他们也是知道。

    不过谁也没有想到居然会有这样的情况,垦殖庄园各种出产迅速的形成了价格上面的优势,而且数量也是不低。

    单凭运河官粮是不能满足北方的实际需要的,缺额要通过购买才能解决,江南许多粮商就是以此为生,大批私人的粮食以漕运的名义逃避税卡,在运河的末端,由通州的商户们分销各地。

    但是同样大量的关外粮食走海运路线,在天津上岸,在价格上有不小的优势,而且垦殖庄园背后的权力集团对于北地粮商的影响力,更加直接,更加的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