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威严不减-《反派他花样作死》


    第(2/3)页

    “常言天,齐究何也?昊曰:无题,未知天也,空空旷旷亦天。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人生须臾,只有短短数十载,天地却无穷无尽,人与天怎么相提并论?”张温将书本卷成圆柱,用书卷拍打着手心,“况天地无知,不可言,不可听,不可闻,不可视,不可尝;而人有五识,能体验世间百态,思万千变化。”

    秦苏思索了一会儿,便开口了:“老庄言曾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若天不可为人,无知无识,怎有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说法?”

    “天地人本源于一气,天人合一最重要的体现也是合于‘气’。《素问·六微旨大论》提出‘气交’这一概念:‘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曰:何谓气交?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

    求之本,求之位,求之气交皆指求气之本。天地人三皆源于一,是一气分布到三种领域的结果。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

    即,人与万物,生于天地气交之中,人气从之则生长壮老已,万物从之则生长化收藏。相对于天,人虽有自身特殊之处,但其基本形式——升降出入、阖辟往来,是与天地万物相同、相通的。

    人与天本源于一气,天视为人有何不可?”

    秦书的话让郁严等几个学识较深的学子和门口的助手同时陷入了沉沉的深思之中,而其他学子早已被秦书和张温两段说辞,弄得有些头晕目眩。

    张温眼前一亮,有些欣喜,问道:“如若天为人,天有头乎,天有耳乎,天有脚乎?”

    “天有头,诗云,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天有耳,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若其无耳,何以听之?天有足,诗云,天步艰难,若其无足,何以步之?”

    秦书毫不慌乱接话,这些问题他刚好研究过。

    “天又有姓乎?”张温继续追问道。

    “有。”

    “何姓?”

    “姓民。”秦书继续道,“若是无民,又何来天下之说?”

    答问如响,应声而出,于是张温对秦书大敬服。

    “秦五公子年纪轻轻,,却有这般学识,张某人服气。”说着,张温瞟向一众看得目瞪口呆神游天际的学子,“还不拜见你们的秦先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