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大捷-《抗战之三人行》


    第(2/3)页

    这份报纸不是其他小报纸,而是《中央日报》,也就是最权威的官方报纸。

    虽说歼敌八万这个数字有些离谱,但也只是多了一倍而已,这是国民政府惯用的伎俩。

    不管怎么说,先把战果扩大一倍。

    而且这战果是这么算的,击毙的和击伤的,都算战果。

    整个南昌会战,毙伤日军应该在四万左右。

    毕竟在南昌城外就有两万多,第6、第16、第106师团也跟中国军队二十几个师打了那么久,还那么激烈,损失一万多人也是正常的。

    当然,中国军队损失更大。

    据统计整个南昌会战,一共投入了34个师,战死4.5万人,受伤数万人。整个损失接近十万人,差不多是日军的两倍。

    不过在南昌,战损比却是没有1:2。

    在南昌,中国军队投入了8个师,日军则是101师团和战车集团,结果日军战死和被俘达到2.3万人,中国军队死伤3.5万人,战损比是1:1.52,低于平均数。

    若不是后面的包围进攻出现不少损失,可能战损比还得下降。

    不过国民政府的习惯是把日军的损失扩大一倍,把己方的损失缩减一半,所以在报纸上就成了日军死伤八万,中国军队死伤五万。

    李父作为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其实对于女儿私奔去投靠冷杰,还有了身孕回来是很不满的。

    不过在报纸上看到了冷杰的一个专题报道后,他也有些沉默了,还有些感慨。

    这个男子在自己女儿一事上有些欠妥,但作为一个在前线浴血奋战、击杀了不少日寇的将领来说,李父又很钦佩。

    “报纸上说,立功的人都会回来授勋,其中就有冷杰的名字,而且还很靠前。”李父感慨道。

    “爹,是真的吗?”李文茵有些激动。

    当李文茵看到角落里有冷杰的名字后,神色更加激动。

    。。。。。。

    南昌会战结束后,冷杰部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归54军建制,而是在南昌进行休整了数日,然后才开始回了。

    马培基和罗幸理等一众实战观摩的学员也回了陆大,至于冷杰,也没人提让他回去的意思。

    就连万耀煌都没有提,因为以冷杰的军事才能,回陆大的确是有些浪费了,这样的将领就应该在战场上杀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