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八章 陛下给了希望-《权倾南北》
            
            
            
                
    第(2/3)页
    而考生在每一个环节考试结束之后,都会获得属于自己的考试分数,三个环节的考试分数加起来才是评定一个考生能力的依据,而如果在某一个环节有突出表现的考生,就算是其余两个环节的分数不高,也同样可以获得机会。
    萧琮沉声说道:“此事是家父提出来的,而微臣和书院之中的几位先生多加研讨,同时又征询了孝穆公、沈公等人的意见,方才最终制定出来,臣等皆以为这或许不是最佳之办法,但应该还算妥善。”
    李荩忱微微颔首,这样的考试方式实际上已经把笔试、面试和辩论能力等等都考虑在其中了,就算是在后世,这样进行初步的考核和选拔人才也已经足够。
    也难怪考试的进展会这么慢,饶是现在整个书院的前院都摆满了桌子让考生答题,后面也依然有大量没有进来的考生。
    俨然朝廷也低估了这些士子们的热忱之心。
    “若是今天考不完的话,把人妥善安排照顾。”李荩忱斟酌说道,“朕就不打扰你们了,等到评阅试卷的时候,朕再来观摩。另外,朕需要的是有实干之才的,那些空谈之人,朕不需要,你们必须要能够把握住。”
    清谈国政,有这本事的人不少,且不说明朝的时候就有最终导致国家动荡的东林党,后世网络上不也有不少自以为能够翻云覆雨、比专家学者还厉害的键盘侠和喷子么?
    李荩忱是见识过这些舆论暴力所带来的伤害和威胁的,而自己的朝堂上需要有嫉恶如仇的人,但是不需要有光说不干的喷子。
    萧琮急忙拱手:“还请陛下宽心,臣等必全力以赴。”
    ——————-
    建康府东宫,在陈顼太建晚期,甚至已经成为了南陈的政治中心。即将执掌朝政的东宫一派,在击败了陈叔陵这个最大的内部敌人之后,快速成长为南陈朝堂上最大的一股力量,甚至逼迫着徐陵和吴明彻这些朝中老臣都不得不告老、退居二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