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七一章 援军就在后-《权倾南北》
第(2/3)页
增大粮食产出、提高百姓抵抗寒冷的能力,自然是两个稳固政权的不错选择。
当然了从更深层次上来说,有棉花也就能制造棉衣,有棉衣,人们就能够抵抗更冷的冬天,自然就更可以向北发展,李荩忱想要建立起来对北方完整而稳固的统治,棉花注定了将会成为一柄利刃。
在李荩忱看来,华夏的北方边境是远远不能停留在燕云十六州一线的,实际上燕云十六州也就是长城的边境,在秦汉历代帝王的设定当中,长城从来都不是什么防御设施,想要凭借一道墙还有几座城就挡住浩浩荡荡而来的北方蛮族,哪里是那么容易的,历史上无论是宋还是明,都进行过类似的尝试,最后还不都是一败涂地?
当战线退回到长城脚下的时候,中原王朝就已经快要大难临头了。
长城的作用,是作为征服北方的落脚石,大汉的军队应该以长城为凭借,以棉衣为护盾,向北继续征伐,最终将整个草原和东北都笼罩在大汉的铁蹄之下。
棉衣除了可以让汉军将士走得更远,也可以让百姓走得更远,大汉之后若是要开发草原和东北乃至于高句丽,都必然离不开棉衣。
靠“抖”去抵抗寒冷,还是算了吧,更何况现在还是小冰河期呢。
所以当孙思邈看到棉花的时候,看到的是医疗上的未来,而当李荩忱看到棉花的时候,更看到了华夏的未来。
趁虚而入,趁着击破鲜卑又击破突厥,草原上只有弱小的薛延陀部的时候,李荩忱要占有草原、击败高句丽,彻底安定历史上困扰华夏一代又一代人的北方和辽东!
不过这些毕竟是很久以后的事了,现在李荩忱也只能先慢慢的种上棉花,等着棉花开花结果。在孙思邈和李荩忱的双重支持下,如今皇家药房种植药物的土地上,有不少都种上了棉花,同时朝廷也在鼓励种植棉花,尤其是在荆州、江淮和大江沿线,李荩忱倒是很清楚,在后世除了西域和华北之外,这里也是重要的棉花分布区域。
周芃看到了这个小棉球,当然不知道这背后的弯弯绕,更不知道正是因为这个小棉球,陛下甚至已经在构思很久之后的战争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