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涛声依旧-《文娱1990》
            
            
            
                
    第(3/3)页
    居然是省经职,徐家厅心中更是肃然。
    在广省,省经贸可是中考录取分数线第一的学校,苏洲能进这学校,起码意味着他中学时学习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这让他对苏洲的印象更是拔高。
    “这就是你给我们的磁带中伴奏用的吉他吧?”
    过了厨房,进了客厅,徐家厅一眼就看到了感兴趣的东西:扔在椅子上的一把吉他,民谣式的。
    他们收到的上千封稿件中,苏洲是极少数词曲兼备,还自己录了样带的。
    虽说只有吉他伴奏,十分粗糙,但足够他们把握节奏旋律和编曲方向了。
    也正是因此,他对苏洲倍为关注。
    “恩。”苏洲连忙走过去把吉他拿开,毕竟他家里可只有一把椅子,总得腾出来给徐家厅这个客人坐。
    徐家厅也没客气,他很大方地在椅子上坐下,随即道:“那你自己写的歌,都会弹唱么?”
    “会的。”苏洲从茶几抽屉中拿出一本曲谱本,递给徐家厅:“要不你点歌吧,看中哪首,点哪首,我可以唱给你听听。”
    还真是自信满满啊,他就没见过这么自信的小孩,徐家厅挑了挑眉,从苏洲手中接过曲谱本。
    果然是有几十首歌,厚厚的一本曲谱本,都快写满了。
    不过,他发现苏洲记谱的方式简直稀奇古怪,既不是简谱,也不是五线谱,看上去非常的草率,又非常的复杂。
    仔细辨认的话,他能看出些五线谱和简谱,可更多的是些似是而非的奇怪图案,以及完全无从判断像乱画一气般的鬼画符。
    天知道那些符号代表着什么。
    当然,这没什么好奇怪的。
    就像速记员通常会用普通人完全看不懂的文字和图案做记录一样,有些作曲人的作曲草稿,也都有他们独特的记谱方式。
    除了他们自己,没人知道他们想表达什么。
    很明显,苏洲刻意在曲谱上留了一手,随意翻看了几页,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看懂后,徐家厅很自觉地将曲谱本翻回第一页,翘起二郎腿道:“那就先唱第一首吧,这是你处女作么?《涛声依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