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一地鸡毛-《文娱1990》
            
            
            
                
    第(2/3)页
    当然了,这并不意味着他要长时间停止写歌。
    他只是想把一味写歌,改变成以写作为主,写歌为辅。
    是的,他决定开始写作了。
    这个年代,是传统文学作家最后的黄金时代,再过十年后,哪怕会涌现出一堆所谓的“80后”作家,他们拥有的历史地位乃至影响力,远远无法和90年代冒尖的作家比。
    他需要抓住这最后的时机。
    不过,虽然他手握重器,有着绝无仅有的恐怖资源,在写作上,他依然还是面临着诸多难题。
    最主要的难题就是,他太年轻了。
    而那一辈九十年代在文坛上呼风唤雨的大作家们,大部分都是四五十年代出生的。
    他们在写出那些如雷贯耳的名作时,最年轻的也有近三十岁了。
    可他只有十八岁。
    用十八岁的年龄,去抄袭那些起码三四十岁,甚至五六十岁的厚度,合时宜吗?
    显然不合。
    尤其,那辈作家作品的主题,几乎都离不开六七十年代,甚至更早年代的农村苦难,这完全脱离了他此时的人生阅历和经历。
    有些作家,比如王朔的作品内容倒是比较新颖,可他所有作品的字里行间都充斥着浓浓的京片儿,和他现在的处境格格不入。
    他在的可是“丢你老母”的广城,不是“我X你M”的京城。
    一番搜索和抉择后,苏洲好歹是找到了篇和他的生活环境较为切合,又十分著名的小说作品了。
    中篇小说《一地鸡毛》,刘震云作品。
    刘震云是茅盾文学奖得主,他的很多作品都广为人知。
    比如被改编成电影的《手机》,《我叫刘跃进》,《一九四二》(原作《温故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莲》等等。
    《一地鸡毛》和他的另一部作品《单位》,也曾被联合改编成了冯小刚导演的同名电视剧,主演是陈道明和徐帆。
    一如它的名字,这是部鸡毛蒜皮的小说。
    小说从一块馊豆腐开始,引出主人公小林和妻子的家庭争吵,继而展开小人物林林总总的家庭琐事、摩擦和纠纷,并借此深刻地揭示出世俗市民们平庸繁琐窘困无奈的生活状态。
    小说里描述的种种,甚至放在三十年后,依然鲜明适用。
    琐碎的生活磨平了个性、喜好和理想,让人变得世俗计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