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 庐山真面目-《文娱1990》


    第(1/3)页

    “来了,来了!”

    “是他吗?”

    “真的这么年轻啊!”

    沙河路,一栋并不起眼的房子内,广城交响乐团的乐手们,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一位刚从门口走进来的少年。

    这位少年个子相当高挑,虽落在一群人身后,却有着鹤立鸡群般的显眼。

    他的扮相也很引人注目,稍显张扬但极具朝气的三七分头,搭上被收束进黑色休闲裤里的白色衬衫,时髦得就像从娱乐杂志里走出来的港台明星。

    当然,这主要也是因为他长得着实俊气,尤其是一对眸子,眼神平稳,格外明净。

    “长得还挺好看哩。”一位女乐手忍不住笑着打趣。

    “哈哈。”周围顿时响起一片深以为然的低笑声。

    确实是好看,好看到意外。

    一如他们当初拿到《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曲谱,得知它竟然出自一个十八岁少年之手。

    上天确实是不公平的。

    终于见识到这位“小天才”的庐山真面目,许多人不约而同地冒出了这么个念头。

    “来,我向大家介绍下。”在乐团里担任着小提琴手和团长的方博成,这时拉着那位少年走了过来。

    “这位就是苏洲,《在希望的田野上》的作者。”他笑着转头看了苏洲一眼,又放眼看向乐团里的众人:“你们之前都不相信他才十八岁,现在他本人过来了,你们这些井底之蛙该相信了吧。”

    没有人回应,但所有人纷纷露出和善的笑容,自苏洲进门起就基本没怎么离开过苏洲的目光,愈发热切。

    闻名不如见面,而见面有如太阳刺穿清晨的迷雾显出真实,此刻,他们的心里只有叹服。

    虽说团里年轻的乐手并不少,也不乏天才,可和苏洲比起来,多少都要黯淡一些。

    毕竟,创作一首歌曲远比掌握一门乐器困难。

    创作管弦乐,更甚。

    苏洲在《在希望的田野上》用了非常正统的管弦乐编曲,光是总谱就有整整23页,细分成各乐器分谱还得多,没有深厚的乐器功底以及乐理功力,怎么可能写的出!

    苏洲无疑是个真正的音乐天才,放眼全国估计都再找不出第二个的那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