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章 措手不及-《文娱1990》
            
            
            
                
    第(2/3)页
    她现在更应该做的,是倍加努力,争取不断进步。
    周二同一天,苏洲终于收到了《小说月报》寄出的信。
    历时漫长的过半月才收到,也是够久的。
    稿费还算可以,千字一百的价格,三万两千余字的字数,扣完税,一共结算两千九百五。
    随件,还有一封言辞十分诚恳的约稿信。
    信上的内容,他之前打电话给《小说月报》的编辑部时,总编鲁敬立基本都已经提起过。
    无非是夸赞《一地鸡毛》写的好,然后邀请他有时间到燕京会个面,顺带着向他约稿。
    去燕京的事,苏洲还是暂时不作考虑。
    这年头,从广城跑到燕京,一路上不知道要遭多少罪,他短期内可没那时间,也没那心力。
    之于约稿,苏洲刚上周六寄出,作品就是《一地鸡毛》的前篇《单位》。
    鲁敬立可是说了,《一地鸡毛》出版后,“新写实主义”这概念,重新被提了出来。
    现在文坛有意将这个概念进行定性,其中当然少不了代表作家和作品的支撑,而《一地鸡毛》就在考虑的代表作品之列,甚至他也有可能成为“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家。
    但问题是,他是文坛新人,仅凭《一地鸡毛》就想在其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缺失资历上的说服力,反对的声音肯定会很大。
    所以,鲁敬立希望他在近期内,再拿出一份能够像《一地鸡毛》一样出色的作品。
    搁别的人吧,兴许这时候得绞尽脑汁了。
    鲁敬立也说来日方长,他还年轻,有的是机会,如果写不出,也不用强求。
    可实际上,这对他来说,有难度吗?
    说起《一地鸡毛》,经过半个多月的沉淀,这会儿热度已经有所下降。
    但在文坛,《一地鸡毛》仍有诸多余响。
    作家之间,对于《一地鸡毛》的讨论,仍在大大小小的范围内展开,听鲁敬立说,全国找他们转载《一地鸡毛》的刊物,迄今也还在不停地找上门。
    到目前为止,苏洲就授权了三家比较有分量的。
    一家是《燕京文学》,一家是《南方文学》,还有一家《荟萃》。
    都是文坛相当有分量的杂志,在各自的区域范围内,也有极大的影响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