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 人各有志-《文娱1990》


    第(1/3)页

    八月一日,由文化馆承办的拥军文艺晚会如期举行,不过,苏洲没去。

    馆里的演出志愿者和工作人员,把馆里的三辆面包车塞满了都还不够,他就不给人家添麻烦了。

    反正,就一晚会也没啥可看的。

    天气又这么热,谁爱去谁去,他啊,还是回家吹电风扇凉快得好。

    骑着自行车屁颠颠地回到家,苏洲第一时间就是打开电视,然后从冰箱里拿了瓶汽水,用牙齿咬开盖子,咕噜噜地灌下肚。

    近来,他的日子可滋润了不少。

    电视买了,冰箱买了,俨然过上了小市民的生活。

    代价嘛,就是之前徐家厅给他的五千花钱,花了大半。

    剩下的小半中,他又花了1100,买了台电子琴。

    搞音乐嘛,电子琴是必需品。

    这一来二去,5000就只剩下了600不到。

    好在,昨天《一地鸡毛》的稿费到手,他又算是阔绰了起来。

    这些钱,考虑已经没有太大的消费所需,他打算弄点投资。

    这年头最大的好处,就是到处都是能让猪飞起来的风口。

    之所以很多人没能在这个遍地黄金的年代飞起来,最大的原因,不是他们没有赚钱的头脑,而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做“猪”。

    当下,别看个体户之流外表光鲜亮丽的,实际上,普罗大众普遍是看不起他们的。

    很多人甚至觉得,所谓的个体户,尤其是那些地摊商贩,基本上都是以前不学无术无所事事的混混转型。所谓的大款,差不多都是投机倒把的骗子。

    这种认识吧,虽然荒唐,却也有历史根源。

    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是士、农、工、商的阶级排行,到如今也没能跳出桎梏。

    之于做什么投资,苏洲这会儿还挺犹豫。

    三千五百来块钱,要做什么大投资肯定是不可能的,他最想投入的证券市场,现在又还不存在,那他基本只能做些倒买倒卖。

    但那要消耗大量时间,他最多只能周末干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