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陈启明养活了大半个港圈-《宝岛1992,从四小天王开始》


    第(2/3)页

    在日韩,甚至在欧美,他的周边销量都在众多明星前列位置。

    也正是粉丝太多,但凡陈启明的名字一出现在媒体,不管是批评跟嘉奖,那销量绝对是不愁的。

    娱乐业向来如此。

    在后世会有专门给流量刷数据的刷子公司,在现在自然也会有人看出陈启明的利益,参与到蹭他热度瓜分利益的行列当中。

    特别是报社,报社基本奋战于娱乐行业一线,他们是明星们沟通粉丝的桥梁,作为桥梁,他们绝对是最清楚这方面的。

    谁的新闻好卖,谁的新闻无人关注,他们全都一清二楚。

    在清楚陈启明的新闻好卖以后,他们自然就开始想尽办法来蹭他。

    如此蹭着蹭着,各大报社慢慢的也就开始划分阵营。

    有的专著于写夸奖陈启明的新闻,有的则是不遗余力,搜寻他一切黑料,就是没有黑料,断章取义也要搞几个出来。

    当然,黑子们也不敢过于过份。

    毕竟,陈启明不是其他艺人,不可能任由他们断章取义的报道。

    如果他们报道的太过,陈启明的公司会立刻出手,让他们知道当前港台娱乐第一大佬的威力。

    嗯,就是港台第一大佬。

    随着太平洋娱乐规模越来越大,这间公司在港台,特别是目前的香港已经是举足轻重的公司

    今年,也就是1998年这一年,整个香港的电影行业大缩水,拍片量比去年锐减一倍有余。

    而在剩下的这些电影当中,又有大部分电影基本都有太平洋娱乐的投资。

    毫不夸张的说,目前的太平洋娱乐属于养活了大半个香港的演员以及幕后人员。

    这不奇怪。

    这几年香港电影的没落已经是众所周知,大量的外商投资撤资,本身做娱乐公司的,像嘉禾、永盛等公司也受金融危机影响,开始大量减少拍片。

    在大部分公司都只能拍一两部戏的时候,只有太平洋娱乐不剪反增,支撑着港娱这个名头前行。

    而香港到底有多少人是依靠电影生存的?

    演员不说,光是幕后人员都得以千为数。

    再加上那些影评公司,戏院等等。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陈启明是一个人养活了数千上万人。

    这些人都拖家带口,仰仗着他的太平洋娱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