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计划有变-《蹴鞠三国》


    第(2/3)页

    于是,在长安成功会师的这两拨人,第一次会面就这么草草的结束了。

    离开了陶谦的住处,张昊的下一站就是司徒府。不论是作为关羽的老丈人,还是和张昊“神交”已久的对象,张昊都理应去拜会一下王允。

    只不过和在陶谦那里一样,张昊在司徒府也没有待多久。一个是因为貂蝉没有随行,“家事”就少了很多。二来是张昊和王允之前谋诛董卓的事情,此刻也不好多说,两人几个眼神心领神会就好。

    按照张昊原本的计划,本意是再去拜访一下曹操。虽然现在两人属于敌对双方,但这并不影响私交。实际上张昊从《演义》里就看的出来,曹操这个人还是很公私分明的。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曹操和张绣。

    当时曹操睡了张绣的婶婶邹氏,让本欲投降的张绣反目成仇,然后在张绣的军师贾诩的计策之下,张绣成功干掉了曹操的爱将典韦和曹操的长子曹昂。按理说这对于曹操来讲已经是不共戴天之仇了,结果后来张绣再次想要投降的时候,曹操为了南下荆州的战略,还是接纳了张绣,甚至于从没跟张绣算过后账。

    也正是因为如此,张昊觉得现在去拜访一下曹操并无什么不妥,甚至于张昊还隐隐感觉到,如果自己这次因为阵营的关系没去拜访曹操,那他俩这层关系可能就真的断了。

    只不过在离开司徒府前,王允跟张昊提了一句,尚书令钟繇很欣赏他,也正是由于这句话,让张昊临时改变了行程。

    钟繇,字元常,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同时在军略上也不同凡响。

    对于张昊这种只看过《演义》的人来说,钟繇在书法上的造诣,远不如他在政治上的功绩让人印象深刻。

    当时在护送汉献帝东归许昌之后,钟繇顺势投靠了曹操,随后被任命为了长安太守。之后在曹操南征北战的二十余年里,钟繇牢牢的镇守在了西边这座雄城,对于曹操大后方的稳定可谓是功不可没。

    只不过张昊知道,现在的钟繇还只是一位汉臣,他连曹操的面都没见过,更不用说投靠曹操了。而对于这位杰出的政治大牛,张昊自然是要想办法把他招揽过来,毕竟张昊手底下除了刘晔之外,剩下政治属性达标的人基本都是“兼职”,不是要参加比赛(比如满宠)就是要兼顾教练组(比如郭嘉)。所以眼见自己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大,张昊急需一些治理地方的人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