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考试定招工-《小小衙内》


    第(1/3)页

    招工海报是贴出去了,可是,人山人海是一个什么概念,正常人都清楚不说通过正规渠道来报名的,仅仅只是公社里大小干部打招呼要求塞人的,此一数目也不在少数。于是,奚菲霖所担心的,可能劳动强度过大、管理过于严格,担心招收不到人手,反而成了不是问题的问题,现在,真正面临的却是由于报名人数过多,需要如何了取舍。

    丁大力倒是说得干脆:“考试!”

    这是丁三坡回到家大叹苦经的时候,丁大力给出的“馊”主意。主意虽馊,若是细细品味,此又是一创举,以考试定岗位,不正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么?

    “果然是我儿子。”丁三坡很满意地赞许道。

    ※

    学校并不是一个桃花源,公社针织一厂筹建,余波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丁大力正常的学习生活。

    这几天,有许多老师纷纷表达了对丁大力的关切之情,同时表示,要在恰当的时候到丁大力家里实施家访。这样子的表达方式,按照丁大力的理解,无非是要拜访丁书记,借以解决亲戚与家人的入厂做工问题。对此,丁大力一概很开心地表示感谢老师的关怀。

    丁大力本人是很理解老师们的清苦,以及同样迫切改善生活状况的意愿只是,主持招工的毕竟不是他,甚至都不是他老子丁三坡。你别看招工好像权力很大、油水又很足,可在这个年代,遭人举报最多的,也是招工问题。天昌公社的针织一厂,尽管只是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可恰恰因为是集体所有制企业,说难听点,全公社,近万社员,除了走不动路的以及还没学会走路的,哪个没资格进厂子做工?当然,这话有些绝对了,可里面的意思应该表达出来了,对吧。

    星期一的党委会上,丁三坡正式提出了考试招工的思路,并拍板此事由王水官负责。同时提议增补王水官为党委委员,将来在党委会里专职负责社队企业。

    党管干部、书记管人事,对此其他人都无异议。只不过,副书记瞿定远就提出,王水官同志现在并不是公社一级的干部,由他主持招工,是不是合适的问题。

    都知道招工是一个肥缺,不像城镇待业人口,理论上,国家都需要给安排出路。而在农村,集体所有制的企业,农村户口的社员,谁该进厂,谁又不该进厂,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里面,全在于主管干部一念之间。现在,丁三坡虽然提出了王水官负责这一块,可王水官还不是党委委员,若是在王水官获提拔之前再分设一个分管领导,也是说得过去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