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丁县长回家-《小小衙内》


    第(2/3)页

    丁五坡喜不自胜说:“有洪民帮忙那就肯定没有问题了。”

    的确,最近的小舅舅刘洪民混得风生水起,俨然已经成了天昌公社的头面人物。这里边当然主要是因为他的姐夫就要做县长了,但在另一方面,也与他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去年的年关时节,炒货厂一炮而红,企业也有了第一笔积累。开年之后,这种旺盛的势头一直保持着,而且,在没有姐夫相助之下,刘洪民还成功地攻克了县里的粮油副食品公司,不但与对方签订了葵花籽长期供应合同,而且还更进一步达成了多种商品供应协议,算是初步解决了原料问题。不出意外的话,今年的炒货厂生产的产品将扩展到西瓜子、南瓜子、花生等等。

    刘庄大队对于刘洪民的企业也很支持,炒货厂的盈利,大队从来也没有伸手向他要钱,反而当刘洪民进行扩建厂房、增添机器设备、收购原材料等一系列经营与生产的时候,大队批土地、批砖瓦、提供仓库场地等等,一路开绿灯今年开年,zhōng yāng一号文件向全党下发,刘洪民第一时间提出要承包炒货厂,大队也是立马拍板,从没有一句闲话、怪话。

    有了dú lì的厂房,刘洪民的腰板也挺直了不少。而且吧,去年一年的盈余都用在了基础建设以及扩大生产方面,账面盈利少得可怜,这就有一个好处,今年的承包费,也即是利润上缴,这一数字在丁大力看来更像是在小孩子过家家――以去年全年盈余三千元为基础,每年以百分之十的盈利累积上缴。这样的一份合同,一签就是十年,这简直就是在给刘洪民送钱啊。

    不过,这种事情,拿到明面上来说的话,其实也还是说得过去的,毕竟企业是刘洪民白手起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砖一瓦累积起来的。另外,炒货厂收人用工,也是为大队增加社员收入的工作中心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再说,刘洪民用企业盈余所得利润所建造的厂房,归根结底还是集体资产,这就是刘庄大队所获最大头的一项。所以说,这是双赢之事,谈不上谁占谁的便宜。

    当刘洪民听说丁五坡的企业要搭他的顺风车一块儿销售,二话不说立马答应。所谓送佛送到西,他还提出了一项建议,让丁五坡的风味牛肉干也取名为“状元”牌。丁五坡正有此意,话说状元可不就是他哥么,用一用这个商标也是应该的。二人一拍即合,丁五坡就在家里整天忙着加工兔肉干与素肉干,一旦成品出来,吭哧吭哧骑着黄鱼车把货送到刘洪民的炒货厂,由炒货厂的职工统一进行包装。

    食品厂的牛肉干一经推出就很受欢迎,主要是定价合理。以批发部一瓶乙级大曲为例,批发价1.25元,零售价0.25元,利润与成本的比率在一比五之间,就这个比例,在最早的城镇个体户心目中,这个利润算是赚的已经很多很多了,多到他们睡觉的时候做梦都会笑醒。丁五坡的风味牛肉干也是如此,一包牛肉干批发价0.15元,零售价0.20元,相比之下,利润有三成,不管是商业企业零售、还是国营企业作为年终福利,零售也好,采购也罢,二者都有了足够的利润空间,所以,牛肉干的畅销是必然的。

    刚开始销售的时候,丁五坡还有点忐忑,主要是担心产品会不会畅销,因为这关系到他的企业能扩展到何种规模。而当他得知他囤积的一吨多牛肉干,在短短三天之内销售一空的消息,这jīng神头可就不是一般的高涨了。

    幸亏在丁大力的坚持之下,丁五坡的小破企业没有停收肉兔,当发现销路不愁,“风味牛肉干”的大批量加工马上跟着启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