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让一个猴子抑制住本能,不吃桃,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猴子偷桃之事……” 萧辰闻言,微微沉思,目光悠远,思索着这其中盘根错节的因果利弊。 其实,他刚才也去蟠桃园瞧过了。 那蟠桃园中,蟠桃树有三千六百株,每棵树上,皆是硕果累累,结着两三百颗蟠桃。 如此算来,便是八九十万颗蟠桃,数量之多,令人咋舌。 八九十万颗蟠桃,若是一只猴子一日食二十个桃子,那亦得吃三万六千日,差不多连续吃上一百年之久。 蟠桃园,这是供应三界神佛的量,是给三界诸多神佛享用的。 这蟠桃园中蟠桃,要供应多少神仙吃呢? 有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有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有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 还有西天佛老、菩萨、罗汉,北方北极玄灵……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天庭五斗星君…… 天界,灵山……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大会,去吃蟠桃。 用脑子想一想,给这么多神仙……吃的量,就一只猴子哪能吃得完。 所以,这事儿的根本,不在于猴子吃了几个桃子。 况且,依孙悟空所言,他还精心照料,让这些蟠桃品质上乘,把桃树的产量大幅提升,可谓是功不可没。 王母娘娘是蟠桃园的主人。 蟠桃园离瑶池也并不远,王母娘娘亦是知晓“猴子吃桃”此事,想来心中自有一番考量。 如此看来,孙悟空吃一些蟠桃,倒也无伤大雅,算不得什么大事。 此倒也在情理之中,就如同凡间之事: “我帮公司打了工,提高了业绩,从业绩里面抽取一些提成,这乃是天经地义之事……” 其实,在《西游记》原著之中,若孙悟空仅仅只是吃了蟠桃,或许也算不上什么滔天大罪。 但是,那孙悟空先是偷吃蟠桃,而后又假传玉帝圣旨,于王母蟠桃宴上肆意盗宴,搅得宴席大乱。 接着,孙悟空又闯入太上老君兜率宫中盗取仙丹,乱了丹元大会,而后他反下天去,竖旗为妖,更胆大包天,打上天宫,妄图做那天帝之位…… 再算上孙悟空去东海龙宫抢夺兵器,闹得龙宫鸡犬不宁;又去幽冥地府强行削去死籍,毁掉生死簿,致使阴阳混乱…… 如此种种,诸多罪行,全都集于他一身。 可以说,天上地下,玉帝、太上老君、王母娘娘、阎王爷、四海龙王……诸般神祇,皆被他惹了个遍。 蟠桃、老君金丹、生死簿……全都算在孙悟空头上,他成了众矢之的。 但是孙悟空最后没死,依旧活蹦乱跳。 从一方面来讲,或许是因孙悟空身具大神通,已然达到刀枪不入、水火不侵之境,寻常手段根本难以将其诛杀。 另一方面,可能是孙悟空的背后还是有人保的。 究竟何人保那孙悟空? 那便要看是谁,需要这孙悟空了。 这答案其实已如明牌般清晰。 “西方如来佛祖……” 萧辰联想到,那西方如来佛祖欲往东土传经,以弘扬佛法。 取经大业开启之前,如来佛祖取出三个箍儿,递与观世音菩萨,道: “此宝唤做‘紧箍儿’……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将此箍儿与他带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乖乖听话。” 这“紧箍儿”,几乎就是如来佛祖专门给孙悟空准备的了。 五行山下,观世音菩萨遂与孙悟空达成交易,令其护佑金蝉子西行取经,共赴那艰难险阻之路。 金蝉子依约将孙悟空从五行山下放出。 孙悟空自此“对金蝉子感恩戴德”,“拜金蝉子为师父”,二人自此一路同行,共赴西天。 可以看出来,西方佛门是需要孙悟空的。 镇压孙悟空后,如来佛祖即辞了玉帝众神。 返回西方之时,如来佛祖念动真言咒语,将五行山召一尊土地神祇,会同五方揭谛,居住此山监押。 如来佛祖更是亲自吩咐道: “但他饥时,与他铁丸子吃;渴时,与他溶化之铜汁饮。‘待他灾愆满日,自有人救他脱困!’” 谁救孙悟空脱困? 那自然是佛门中人救孙悟空脱困,对孙悟空施以恩情,让他感恩戴德。 正是:“先打孙悟空一巴掌,再给孙悟空一个甜枣。” 恩威并施。 是那西方如来佛祖亲手镇压了孙悟空,他将孙悟空囚于五行山下,让孙悟空受尽苦难…… 是如来佛祖赐下紧箍咒以约束孙悟空,让孙悟空不敢肆意妄为…… 亦是如来佛祖在合适之时放孙悟空出来,欲令孙悟空踏上取经之路…… 由此观之。 或许在那孙悟空大闹天宫之时,西方如来佛祖便已窥见其非凡本事,心中已然定下这孙悟空为取经之人,故而一直派人在五行山看管于孙悟空,并折磨孙悟空,令其屈服……等待时机成熟。 有诗为证: “妖猴大胆反天宫,却被如来伏手降。渴饮溶铜‘挨岁月’,天灾苦困‘遭磨折’……若得英雄重展挣,他年‘奉佛’上西方。” 只不过,眼下没有孙悟空大闹天宫。 只有东华帝君反天,只有“东华帝君大闹天宫”。 “如来佛祖镇压的是东华帝君”,而不是孙悟空。 局势已然发生了变化。 这后面的事态,究竟会如何发展……又有谁能真正预料呢? 而孙悟空被镇压事件的根本,不在于孙悟空偷吃了几个自己养的桃。 而在于,如来佛祖需要孙悟空去取经,这是关键所在。 萧辰目光中带着几分关切与探寻,紧紧盯着孙悟空,询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