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天界。 玉京天宝阙市。 水德阁中。 萧辰目睹孙悟空以一个“装山葫芦”,嬉皮笑脸地与金炉童子与银炉童子讨价还价,一番周旋后,竟换得了几枚珍贵无比的九转金丹。 萧辰见状,不禁暗自发笑,心中暗忖: “这猴子,喜欢捉弄人的性格,倒是一直如此。” 其实,在原剧情中,在那西行路上,唐僧师徒行至平顶山时。 孙悟空与这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也好一番龙争虎斗。 双方斗智斗勇,你来我往,大战多个回合,直杀得天昏地暗,鬼哭神嚎。 西行路上,妖王众多,然若论综合实力,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两兄弟,以及那黄眉大王,无疑可名列前茅。 金角大王、银角大王背靠太上老君,手握紫金红葫芦、芭蕉扇、七星宝剑、羊脂玉净瓶、幌金绳等极品法宝。 黄眉大王,则是背靠弥勒佛,手握短软狼牙棒、人种袋、金铙等极品法宝。 都不好对付。 只是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心智弱了些,不太聪明的样子。 孙悟空曾凭借机智,用一个“装天葫芦”在精细鬼、伶俐虫手中骗得“紫金红葫芦”和“羊脂玉净瓶”,又费尽心机,设法偷盗、夺取了“幌金绳”、“七星宝剑”等法宝。 最终,孙悟空用“紫金红葫芦”将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炼化。 只是这些法宝,最后都被太上老君索要回去了。 …… 此时此刻。 虽然孙悟空和这金炉童子、银炉童子达成了交易。 可此番交易,多少有点糊弄小孩儿之嫌。 孙悟空眼珠滴溜溜一转,心中暗自盘算: “金炉、银炉这俩童子倒是好说话。” “但太上老君那老倌儿却是精明得很,终究不好糊弄。” “若是太上老君见他门下这金炉童子、银炉童子被我哄骗,找上门来,索要丹药,可就不好了。” “俺既已糊弄了金炉童子、银炉童子,未雨绸缪些,总归无错。” 思及此处。 孙悟空旋即收起猴急之态,摆出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 他手指轻轻捻着腮边几缕金毛,眼中精光闪烁,仿佛在为金炉、银炉童子思量长远之事,道: “哎呀,金炉儿、银炉儿,且慢!” “俺老孙忽然多思虑了一层!” 金炉童子见孙悟空应下交易,心中本已松了口气,此时听他此言,不禁问道: “哦?大圣还有何顾虑啊?” 孙悟空手腕一翻,竟如闪电般从银炉童子怀中将那刚交付的紫金阳葫芦“夺”了回来,口中说道: “俺这葫芦是个永久法宝,你拿去耍个几十年、几百年,它还在那儿!” “但你的九转金丹却是消耗品,仙丹入我肚,转瞬化为无……” “这买卖嘛,此刻固然欢喜,可往后恐人心不平呐!” 孙悟空一副“未雨绸缪”的忧虑模样,双手一摊,继续道: “若是几十年后,你反悔了,拿着宝贝葫芦来找俺,哭哭啼啼地说:‘猴子!还我九转金丹来!’” “俺老孙却两手空空,却掏不出东西应你,岂不尴尬?” “俺只能告诉你:‘金丹?早已化进俺的五脏庙咯!’俺拿不出东西来,可如何是好咧?” “那时你们岂不是要骂俺老孙诓骗你等年幼无知?” “且那太上老君那老倌儿,向来护短,知晓此事,岂不是要来找俺的麻烦,届时俺老孙纵有百口,亦难辩清白呐!” 金炉童子闻言,微微皱眉,双眸凝视孙悟空,问道: “大圣,你待要如何?” “莫不是要反悔此番交易不成?” 孙悟空搓着手指,嘴角微扬,一脸狡黠之态,双眸眯成一条细缝,嘿嘿笑道: “嘿嘿嘿,俺老孙光明磊落,行得正、坐得端,岂会反悔?只是这买卖之事,贵在分明,白纸黑字,方能免生诸多纷扰。” “不如这样!俺老孙与你写个‘合同文书’,一式两份,各执一份为照。” “上面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某年月日,兜率宫金炉、银炉童子以四枚九转金丹换取俺老孙紫金大葫芦一个,钱货两讫,再无反悔!” “如此一来,日后即便‘有人’想扯皮耍赖,亦有这铁证如山,省得大家面皮上不好看,伤了和气!” 金炉童子听罢,先是愕然,旋即“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笑容里带着少年稚气,以及“你多此一举”的揶揄之意,道: “这几枚九转金丹既是我兄弟自家私藏之物,我们自是做得了主的,何须你费这许多笔墨官司?” “猴子,俺也知晓你的算计。” 言罢,金炉童子一脸傲然,昂首挺胸道: “只是,你也忒小瞧我们兄弟了。” “我们着实喜欢你这葫芦,诚心与你交换。” “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个唾沫一个钉。” “男儿立于天地之间,当首重‘信义’二字!此乃为人之本,岂可儿戏?” “既然与你做了交易,便没有反悔的道理。” “休说几十年,就是千年万载,我们兄弟也绝不会为今日之事寻你!”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