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慈母菩萨,又是一尊神,蕴含着大慈悲的意境,可以修复神魂,是一种无上恢复之道。 人的神魂在与他人斗法之时,难免会受到损伤,损伤的严重甚至会使得修士走火入魔,但是若是神魂观想出慈母菩萨,则可以恢复神魂,获得比其他人更久的续航能力。 方清参悟着这尊菩萨相,元神则延伸出去,笼罩了方圆数千里的地界。 他看到在不远处,还有许许多多的大军,这一次一路大军的统帅,叫做邓元通,乃是海军大帅严震麾下一个大统领。 在这邓元通的旁边,还有数个道士,各个穿着清布道衣,腰缠黄色的带子,乃是方仙道的道士。 大乾王朝册封的道门,有太上道,有正一道,有方仙道。 太上道的道人从不出现,正一道的道士腰间带着紫带,而方仙道的腰间带着黄带,十分好辨认。 如今这个世界,大军出征,道士绝对是要带着的,因为道士可以观察天象,治疗疑难杂症,还可以防备水魔精怪,作用极大。 那几个方仙道的道士修为却不高,连带着方清的元神都看了他们半天,他们都不知道。 方清的元神继续流转,看到在大军之中,另外一处所在有许多红漆的牙舰。 这些红漆的牙舰,好似鲨鱼,四面都有挡板,上边还有弩车,显得装备精良。 这种红漆牙舰,属于一位总督之子,是南州七省总督卫太仓之子卫雷的麾下。 南州七省总督,隶属于大乾王朝太子门下,而洪易,现在属于玉亲王的门下。 太子和玉亲王不对付,所以卫雷看向洪易的眼神之中满是杀机,毕竟大军只要出海了,总有下黑手的机会,而眼下就是最好的时机。 卫雷想对洪易下黑手,洪易也想对卫雷下黑手。 “仁义是对天下百姓讲的,那些达官贵人公子哥,斩杀了他们才是仁义。” 方清听到洪易对手下人如此说。 很显然,这一次出海剿灭海贼,势必不平静。 不过这些都与方清无关。 虽然这个世界乃是武道仙道并存的世界,但是剿匪这样的事情依旧不值得方清出手。 方清在船上参悟诸多玄妙,看着洪易率领麾下出征,看着他登临海岛,看着他与诸多海盗厮杀在了一起。 海盗之中也有高手,不过都不是洪易的对手。 在斩杀了一个名叫绿眉的海盗首领之后,洪易得到了一件袈裟。 这袈裟显现出暗金之色,上边还有字体,不是武功秘籍,也不是道术修行,而是一篇关于功德的经文。 袈裟上说,功德与善恶无关,只要念头舒畅通达,就是功德。 所以像是天魔,本性极恶,依着本性杀戮,也是功德。 毕竟天魔本性为恶,认识本性,就可以得到自在,为自在魔头,与佛平等。 “认识自己本性的过程,叫做功,而认识本性来做事情,使得自己的本性得以舒展,则为德。功德,功德,与善恶无关。” 方清的元神也看到了这篇功德论,这样的功德论若是放到世俗之中,放到主流社会,一定会被批判,一定会被认为违背了道德,但是仔细想来,还是有一定道理。 方清思索着他的本性,他的本性不是恶,但是也不会太善,自身处于一种守序的阵营,不会大肆杀戮。 这就是他的本性。 而知道了自己的本性,则按照本性行事,可谓德。 方清仔细揣摩思索功德之说,越是参悟元神越是清明。 不远处洪易也在思索,他发现自己的功不够,无法看出自己的本性。 连自己的本性都无法看出,那就更谈不上德。 “我的道行还很浅陋,无功,也无德,未来岁月我必须要认清自己的本性,依照我的本性做事,则无往而不利。” 洪易也在思索,思索的过程里他的神念似乎被洗涤了一般,很快他的阴神越来越强,似乎吃了什么神药一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