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夜宴-《大明匹夫》


    第(3/3)页

    “赵将军所说不错。河南夏赋,河南都司各卫所共上交200万赋税,南北各省共收210余万两。河南一地,和大明各行省总数相当。河南连年大灾,人口却有400多万,这令人深思啊!”

    崇祯看了看王泰,若有所思,意味深长。

    “陛下,要是我大明各省都如河南一样励精图治,即便建奴如何猖獗,也不过是螳臂当车,不足为患!”

    周廷儒摇头晃脑,说出一番感慨。

    “王大人之能,我大明无人能及,下官佩服之至!”

    陈新甲拱手行礼,王泰赶紧谦让。

    “王大人国之栋梁,我等佩服!”

    吴三桂、曹变蛟等人也是一起抱拳行礼。

    这个王泰,所作所为,确实是让人刮目相看。

    王泰连连谦让,苦笑不止。这不是他的个人秀,不能把目光,聚焦在自己的身上。

    这个赵应贵,当真是个二愣子,啥话都说。

    “王泰,你应得的,不必自谦!”

    崇祯赞完,举起了酒杯。

    “诸位卿家,河南卫军于国有大功,王泰为国为民,当为首功,河南卫军其他将领,附骥之功。咱们一起,敬河南卫军的将士们一杯!”

    “多谢陛下!”

    河南卫军诸将一起起身,满饮了杯中酒。

    “诸位卿家,此次大战,大军折损过半,河南卫军也是如此。赵将军,你如何斩杀奴酋阿济格,给朕和诸位将领讲一下。”

    崇祯把目光转向赵应贵,看起来很是欣赏此君的心直口快。

    “臣遵旨!”

    赵应贵脸上一红,有些结巴地把射杀阿济格的过程讲了一遍。

    众人都是惊叹,崇祯也是惊诧,连连点头。

    “赵将军真是好计谋!”

    崇祯赞叹不已,把头转过去,看向了李定国等人,又举起了酒杯。

    “李定国、顾绛、董士元,你们斩杀鞑子两万多人,还竖起“京观”,真是大慰朕心!还有长岭山,刘朝晖、李辅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听说耿仲明那叛贼也被格杀。朕敬诸位一杯!”

    “谢陛下!”

    李定国、顾绛等人一起行礼,举杯一饮而尽。

    崇祯浅尝辄止,又慰勉曹变蛟、唐通、白广恩等人,众将受宠若惊、哆哆嗦嗦,各自饮酒谢恩。

    崇祯放下酒杯,却把目光转向了吴三桂。

    “吴将军,你宁远卫麾下,将士如今有多少”

    吴三桂猝不及防,吃了一惊,赶紧站起身来,肃拜行礼。

    “陛下,宁远卫及各戍堡烽燧,共三万两千六百余人。其中战兵两万,守兵一万六千。此次征战松锦,宁远卫伤亡一万一千多人,伤亡过半,还需招募将士,以卫边塞。”

    “吴将军,有你在宁远坐镇,朕要放心许多!”

    崇祯微微点了点头,示意吴三桂坐下。

    “陛下,臣必将戮力国事,虽赴汤蹈火,以报陛下!”

    吴三桂满脸通红,坐了下来。

    高起潜和洪承畴都举荐吴三桂,说此人骁勇善战,勇冠三军,如今看起来,思路清晰,彬彬有礼,果然是个人才。

    不过关外耗费巨大,令朝廷头大不已,却也是明摆着的事实。而且,关外的武将勋贵跋扈,尤其是以祖大寿为首的宁锦集团,听调不听宣,令朝廷无奈不已。

    此次关外大战,祖大寿部实力大受挫折,正好让曹变蛟以山海关总兵和洪承畴的蓟辽督师进入,也让朝廷更好地控制关外。

    反而这个吴三桂,忠于朝廷,此次松锦大战也是表现突出,这也是他提拔吴三桂为宁远总兵的原因。

    崇祯收回目光,看向一边的曹变蛟,眼神温和。

    “曹将军,你曹氏满门忠烈,山海关国之要地,事关重大,就拜托你了。”

    “臣必鞠躬尽瘁,披肝沥胆,不负陛下重托!”

    曹变蛟也和吴三桂一样,脸色通红,身子微微颤抖。

    “各位将军,军国大事,事关黎民百姓、江山社稷,朕就在这里,拜托各位了!”

    “臣等必将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

    洪承畴代表所有将领,肃拜一礼,首先开口。

    “为陛下分忧!”

    所有将领都是站起来行礼,肃穆异常。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