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却为了民族大义,汉族的数百年平安,向你李功伟做出恶妥协。 我这样做,可不是让你“飞鸟尽、良弓藏”的,更不是让你身边一个阉人,都能随随便便呼来喝去的。 想到这里,孟聚悠然放下了手中酒杯,站起身来,向李功伟拱手行礼道:“陛下,非是微臣不饮这杯酒,实在是微臣今天早晨身体有些不适,吃了几片头孢,是断然不能饮酒的,陛下是一代明君,千秋圣人,请赦了微臣的罪过。” 李功伟闻言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说话,也不知他心里想些什么,最终道:“也好。孟先生请坐。” 然后他挥挥手,屏退侍卫,同时脸色一沉道:“小李子,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孟先生面前呼来喝去——你不知道孟先生是当代绝世猛将吗,能够在魔族的大军中杀个对穿,而且他还是我们唐朝的征北将军,兵部右侍郎,更是朝廷御赐的一等征北侯爵:这等朝廷贵官、封疆大吏,也是你一个小小宦官所能辱骂的?你算是什么东西,下去找大内总管领罚吧!” 那被称为小李子的小太监,见陛下声色俱厉,在他在宫里当差以来,还从未见陛下龙颜如此震怒过,当即跪下连连磕头,口称“奴才该死!”,又给孟聚磕头赔罪了,方才跪爬着离开。 然后李功伟眼色复杂的瞧着孟聚,意味难明的道:“朕御下不严,倒是叫孟先生见笑了!” 如他脸色一样,李功伟的心里,也是各种想法纷至迭来。 他想,如果我所料不错,只凭《将进酒》这首诗,就足以证明这孟聚同朕一样,也是从后世穿越而来。 他的想法、理念,肯定十分先进——这样的人,如此拥兵自重,如果是我的话,是不肯来的:非但不来,还要登基称帝!但他却为甚么来了呢,真是因为家国情怀? 忽然间,李功伟浑身一震,想起了一个十分可怕的可能:这孟聚……莫非是想要当一个权臣:不论是登基称帝,还是援魏抗唐,首先是未来充满了变数,而且一旦未来北伐的事业受阻,大唐将其鹰扬校尉的身份公布出来——身为汉人不思报汉,却转投鲜卑鞑子,这等汉奸,人人得而诛之,必定会遗臭万年! 但若其投靠了朕,助朕一统汉家河山,那这件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这孟聚身居伪朝的高位,甚至伪朝太子慕容毅都以裂土封王许之,如此情形之下,他都能放弃高官厚禄,改易旗帜,这等功勋,几乎不亚于朕,在后世史书中,最起码也有个“民族英雄”的称号! 而且,华夏的历史,历来讲究瑕不掩瑜:有这么一个大功劳在身,莫说是当一个权臣,就算是欺君簒上,篡了朕的位——那时候怕是史书上都会写自己懦弱无能,听信谗言,对功高震主的忠臣连下杀手,逼得孟聚不得不反,这才由部下黄袍加身,“不得不”勉强称帝!! 尤为可怖的是,这孟聚还是一员绝世猛将,自己之前向他说的那些宏伟蓝图: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我大唐之臣妾。 这些目标,在孟聚称帝之后,由其亲手带兵,御驾亲征,恐怕会一一实现。 那时候的史书上,还有朕的一席之地吗? 所以,这孟聚,不得不杀啊,但这孟聚,根据可靠的线报,是斗暝双修,武力惊人,不可力敌,身后还站着北疆六镇数万强军,也不能硬杀。 而自己虽已经给孟聚准备了一杯蒙汗药酒,先将其拿下来,如何处理,再慢慢打算——但这孟聚却已经明确拒绝不饮酒了,自己若再苦苦相逼,只怕会物极必反,反而不好。 一时间,李功伟竟愣住了。 孟聚不知道这瞬间,李功伟竟转了这么多念头,他连道:“微臣惶恐,此事原是微臣失仪,这才招致李公公喝骂,惹得陛下烦恼。请恕微臣罪过!” 李功伟摆摆手道:“罢了,此事再也休提。” 孟聚又道:“陛下,今日得蒙陛下召见,得见天颜,是不胜之喜。但还有一件事情,原本微臣已经数次告知了博阳侯世子,也打算向陛下递上折子,今日就当面也启奏陛下了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