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着,李德全便将一封折子递了上来,康熙示意昭嫆一眼。 昭嫆这才接过来打开一瞧,那是几个礼部拟定的字眼儿,“诚、谨、信、廉。都是不错的字眼儿。” “不过那个‘谨’字有些不够气势,还是‘诚’字好些,就给三阿哥吧。”昭嫆笑着说,这个字原本就是他的。 康熙点头,“咱们阿禩的封号,朕还是有些犹豫,总觉得都不太好。” 昭嫆笑了:“我觉得剩下这俩字都挺好的,忠孝信悌礼义廉,这是最大的褒扬,取其中哪个字,都是上佳。” 听昭嫆这么一说,康熙这才满意了几分:“那就……选那个‘廉’字吧。” 哦?竟然还是这个字吗?其实,若论起来,信在前、廉在后啊。 康熙忽的一笑,握住了昭嫆的手,目光深深凝视这她的眼睛道:“廉者,音同怜也。” 昭嫆老脸一涨,急忙抽回自己的手:“大白天的,又不正经了!” 康熙哈哈大笑。 好了,反正阿禩以后就是廉郡王了。 阿禩封郡王、阿禌也成了贝勒,昭嫆两个年长的儿子俱得爵位,一时间钟粹宫一派喜气盈盈,上下宫人与有荣焉。 就在这样的日子里,阿禩的大婚之日也终于来临了。 康熙三十六年十月,初冬清寒,因刚刚下了一场小雪,连空气都格外清新冷冽。 阿禩所居住在阿哥所刚刚被翻修一新,内务府上杆子巴结这位新封的和硕廉亲王,新婚婚房自是往奢侈了整修,连昭嫆都特意从自己的私库里寻了不少好东西塞过去。 譬如那大红色的瓜瓞绵绵锦缎缎子,整匹制成幔帐,昭嫆自己不能用大红,库房里积存了不少正红色的高级缎料,如今正好用上,从帐子、窗帘到条褥、锦褥锦被,一应皆用大红,这才合乎大婚的喜庆。 因初冬时节万木萧索,只有木芙蓉尚且开着,昭嫆便叫花房栽植了两缸花叶繁茂的木芙蓉,又在暖房中栽培了无数百合,百年好合,意头自是极好的。 这一捯饬,阿禩的阿哥所中倒是一派花香、华丽鲜艳。 一切准备就绪,六礼齐备。 终于,到了十月初七那天,正是迎娶之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