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顾偃开停柩七七四十九日,陪葬皇陵。 他征战数十年,其中绝大部分岁月,都耗在了与西夏的斗争上。 在其死后,据说与之交手的西夏不少将领,都在本国的土地上,遥拜顾偃开。 这是武将之间的惺惺相惜。 顾偃开到此为止,但顾家迎来了新的开始。 卫渊并未着急让顾廷烨前往荡虏军中任职,而是打算到了来年开春三月,再让顾廷烨叙职。 元旦前日,文彦博返京,任尚书令,与韩章一同统辖六部九寺百官。 至此,在赵祯一朝的晚年,迎来‘双相’时代。 后世史学家称这段历史为‘双相之争’。 这场由皇帝主导的,两位位极人臣的老臣之争,也被称作是一个时代的收尾。 今年可能由于赵祯卧榻不起的缘故,所以朝廷也并未如何庆贺元旦到来,甚至连朝廷举办的年宴都取消了。 卫渊本就不愿去那种场合,取消了更好。 过了元旦,各勋贵之间,就开始紧密往来,笼络感情,俗称‘走亲访友’。 去年这些事情都是卫渊一手安排,他不胜其烦。 但是今年,却不用考虑那么多了,因为有张桂芬在,像是人情往来这种事情,交给她更为合适。 “我看了官人去年这时前往各勋贵府上的往来名单,只是唯独没有见官人去过盛家,这是为何?” 张桂芬查着礼单,忽然发现这件事,不由得疑惑起来。 卫渊道:“盛家?你是说去看大姐?二姐那里我也没去,都是亲姐弟,还用特意去?” 张桂芬道:“可是大姐家与二姐家都送礼来了,以前也就算了,今年官人已成家,不去岂不让外人知道了笑话?” 卫渊想了想,道:“二姐家里由我去,你去大姐那边看看,如何?” 张桂芬摇头道:“官人要么都不去,让我去,要么你我夫妻同去,岂能你去一家,我去一家?” “大姐自然是不怕她多想什么,但是咱们那个姊兄呢?他会不会多想?” 卫渊不愿去盛家,就是不想见盛竑。 这厮太官迷了,朝廷一有风吹草动,他恨不得就腿就长在忠勇侯府。 不问个彻底,不了解一些事情的来龙去脉,压根就不会离开。 卫渊都能想到,此去盛家,盛竑要问自己什么了。 无非是官家再次重用文彦博,会对朝廷大势造成何等影响,该怎么站队 这种事情,卫渊能说吗? 他是武勋! 一旦说了,传出去,岂不让他为难? 而且,官家重用谁,乃是国策,以卫渊今时今日的身份,都不宜过多思虑与言及。 不然,让世人知道了,还以为朝廷尽是搞些阴谋诡计。 就算盛竑不提这些事情,也会说其它事,总之,定是与他当官有关。 卫渊是武勋,提拔武将还可,要真是提拔一个文臣,那文臣也不敢让他提拔啊? 但盛竑总觉得,跟着卫渊混没啥坏处。 主要是卫渊也不敢带他这个队友。 生怕坑了自己。 陈大牛虽然蠢,还经常惹祸,前段时间外出吃酒,就揍了个勋贵子弟。 但陈大牛听话啊!盛竑呢? 就在卫渊沉默期间,耳旁又传来张桂芬的声音, “官人与我刚成婚,于情于理,大姐与二姐那里,你我都要同去一趟。” “大姐在盛家虽不是主母,可也有个诰命的身份,咱们若不去,不免又要被盛家人小觑了。” “二姐表面上看着大大咧咧的,实则最为细腻,大姐那里都去了,不去二姐那里,只怕二姐会伤心难过。” 以前这种人情往来的事情,卫渊一向都不太重视,可以说是他的短板,但如今有了张桂芬在,他只需听安排就好,倒是少去很多心思。 “你光说了大姐与二姐那里,我岳丈那边也有许多亲戚,要不要也去拜访?” 卫渊询问。 张桂芬摇头道:“那些琐事就不用官人操心了,改日我一一去拜访就可。” 卫渊听了,心中有些感动。 去自己大姐与二姐家里,在她心里,并无琐事。 而去张家亲戚那边,她担心自己不愿去,就说成琐事.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卫渊握起张桂芬的纤纤玉手,含情脉脉的说道: “这几日朝中也无大事,我陪你一同去,你我刚成家,没有让伱独自去的道理。” —— 翌日。 卫渊夫妇二人前往盛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