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此时,延福宫大殿前。 众人都不约而同的看向跪地不起的张桂芬。 心中对这位将门虎女都不由得钦佩了几分。 敢为了自家官人,当着曹皇后的面,说出那番话,是需要一定魄力的。 朱总管看向张茂则的目光,就已经像是在看一个死人了。 如果对方一口咬定,是自己要害他,可能还有些许翻身的机会,再不济,有曹皇后在,不至于身死。 但千不该万不该,直接了当的将卫渊牵扯到。 即使是他的布局谋划,但是这种事情能说吗? 一旦说了,朝中勋贵武将们,能让张茂则活下去吗? 顿了顿。 曹皇后先是命身边的婢女狠狠抽了张茂则一巴掌,随后,看向张桂芬,开口道: “张家丫头,起身吧。” “卫侯爷乃是我朝大将军,是国之柱石,本宫也绝不允许任何人对其出言不逊!” 闻言,张桂芬并未起身,而是继续叩首,开口道: “这位公公身为内侍,却栽赃前殿大臣,娘娘仅是掌嘴责之,桂芬.桂芬心里委屈!” 话音刚落。 张夫人包括同属勋贵的那些人还未讲什么,却见王安石的妻子吴琼突然站起身来作揖道: “娘娘,无论是何因由,身为内侍,都不该公然议论前殿大臣,且先不说卫侯爷为何要害这位公公,害了他又有何好处。” “但是,卫侯爷毕竟是奉皇命巡边,若是不严加处置这位内臣,免不了会让功臣寒心。” 她为何站出来帮着张桂芬说话,没有几人知晓。 但是,就连她这个清流家眷都站出来说话了,勋贵家眷们很快达成统一战线,一致对外,陆续站起身来,开口道: “娘娘,如果随便一位内侍,都能栽赃陷害国之重臣,只怕再无人敢为国效忠尽力。” “娘娘,卫侯爷乃是国之柱石,没有理由会害这位有着通敌嫌疑的国之重臣。” “众所周知,卫侯爷战功卓越,辽夏两国无不忌惮,若是敌国与眼前这位公公有何谋划,要害卫侯,倒是也能解释的清楚。” “.” 她们为何要帮卫渊一家? 原因很简单,就算是个傻子也知道,任那张茂则有通天之能,也不可能会殃及到卫渊地位分毫。 大周可以没个内侍,但不能没有卫侯爷。 既然这事牵扯到忠勇侯府了,本着勋贵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原则,帮衬一二,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有了诸多人发言,纵然是曹皇后,也不可能公然徇私。 而冷静下来的张茂则已经冒出一身冷汗,万念俱灰。 曹皇后缓缓闭上双眼,摆了摆手,道:“罢了,将他移交皇城司严加审讯。” 朱总管自然不会放过这個大好时机,二话不说,直接让侍卫将张茂则带了下去。 闹出这般一幕,曹皇后也没了兴致,遂让一众女眷自便,自个儿返回宫中休息。 如果张茂则不将卫渊的名号说出,其实是有救的。 毕竟,曹皇后与官家之间共渡风雨几十年,不可能连个人都保不住。 只是如今牵扯到卫渊,她也无能为力了。 卫渊乃是太子少师,是她与赵祯亲自内定的将来辅臣,卫渊与张茂则之间,并非是选择题,因为他不配。 皇后一走,张夫人等人自是不会留在此间,遂相继离去。 待吴琼走时,张桂芬特意叫住了她,表示感谢, “今日要多谢吴大娘子仗义执言了。” 吴琼笑道:“侯夫人言重。” 张桂芬道:“有机会一同去品茶赏花。” 吴琼道:“恭敬不如从命。” 她走后,张夫人来到张桂芬身侧,语重心长道: “方才我听人说,前不久,那内侍曾去过吏部尚书府,似是与王尚书产生了争执。” 张桂芬好奇道:“母亲言外之意是说,这吴琼帮我,也是在帮她自己?” 张夫人点了点头,“丫头,你记住,不会有人无缘无故的帮我们。” 张桂芬深以为然。 她接触吴琼,何尝不是有着自己的目的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