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章 工作负担-《文娱1990》


    第(3/3)页

    这要是把苏洲的真实年龄公布出来,铁定会震动全国文坛,到时候想找苏洲的人,不说人山人海,起码也是如过江之鲫。

    这对他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就不说那时候了,光是现在,就已经有很多杂志社联系他们,想转载《一地鸡毛》了。

    燕京作家协会更是找上他,问他苏洲是不是燕京人,要是的话,可以介绍给他们作协。

    可以说,苏洲现在已经成了文坛宠儿,只不过具体个人信息不被人所知罢了。

    陈谷园笑了笑,没说什么。

    这几天常有人在他耳边吹风,说先审到《一地鸡毛》的是他,可倒是刘林江出了风头,这不是抢了他的劳动果实嘛。

    他不以为意。

    作为审稿编辑,能挖掘出优秀的作者和作品就够了,贪图那么多虚名干嘛。

    何况,刘林江从一开始就比他更看重《一地鸡毛》。

    要是搁他手里,《一地鸡毛》指不定就埋没了,毕竟他当初只是觉得《一地鸡毛》写得好,却也没想着它达到了哪种高度。

    可刘林江不同,他可是看了《一地鸡毛》后,就给它下了“新市民小说”定义的。

    可以说,刘林江才是真正“审”出《一地鸡毛》这篇作品的,而他呢,只是碰巧碰上了。

    他和刘林江之间有着马商与伯乐的区别,刘林江现在能做苏洲的责编,是他应得的。

    当然了,他其实也挺想做苏洲的责编的。

    他近来每天都会重看几遍《一地鸡毛》,那是越看越觉得好,每每看,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发现不同的亮点,也让他愈发意识到苏洲深厚的写作功力和独到的写作角度。

    可惜,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他只能希冀下次要是再遇上个“苏洲”,可别再疏忽错漏了。

      


    第(3/3)页